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二十六回 农事计划

第二十六回 农事计划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自贞观以来,我大唐便分十道,三百余州……」

    说话的,是一个文官打扮的老年人,只见他一面踱步、一面缓缓说道:「如今,我大唐东至登州、南至交州,以西更是在阳关之外的西州。幅员辽阔是前所未有,往来之际,绝非数月之间可以到达。」

    老人走向苏义,直接但又不失礼的问道:「守仁可曾考虑详尽了?若真要按照你们拟订的……」老人顿了顿,皱着眉头思索着,但很快回想起来,又接着说道:「农事计划。若真要按照这个计划推行,耗费财力不说,等到计划真的完成,你说得消耗多少物力、人力?就是上头写的初步阶段,又要耗上多少时间?」

    「许中书此言不然。」苏义扬声说道:「诚如许中书所说,此事耗rì费时,绝非旦夕之功。正因为如此,才需要更早议定,否则来rì只怕要后悔为何不早些定案?」

    「苏侍郎。」一旁另一个白净面皮的官员插话道:「某想请问一事。诚如侍郎所言,此事耗rì费时,确实不宜拖宕太久。但是……」白面的中年官员谦恭有礼的说道:「某不明白,此时四境未稳、边患尚在,更何况北方诸道碰上了荒年,选在此时推行这计划,是否恰当?」

    「那是许圉师,黄门侍郎。」坐在杜维身边的萧德,悄悄的对他介绍道:「许侍郎这一问,恐怕也是苏侍郎授意……」

    察觉到背后有簌簌的细语声,苏义清了清喉咙,一旁的工部员外郎回头瞪了两人一眼,jǐng告意味浓厚。

    「许侍郎。」体型肥胖,但为人宽厚的屯田司二当家,名为陆文的郎中走了出来,恭恭敬敬的先行了一礼,才缓缓说道:「侍郎要问兵事,是否该寻任尚书?若问赈灾一事,不是得问卢尚书?若问屯田一事,如苏侍郎所言,此事影响深远,能快一rì议定,便能早一rì收成……」

    「小子没规矩!」一旁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喝道:「还不退下?」

    杜维正觉得奇怪,怎么会有门下省的人对工部官员喝斥,而且没有人说话?

    「那是散骑常侍陆敦信,陆德明之子。」一旁萧德又凑上前来,悄悄的在耳旁介绍道:「也是陆郎中的伯父。」

    杜维小吃一惊,悄声回道:「想不到陆郎中来头不小!」陆元朗,字德明,是太宗在尚未即位的时候,所命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想不到好好先生模样的陆郎中,竟然有那么强大的背景。

    「嘘!」工部员外郎又转头过来,这回还对他们比了个禁声的手势,两人赶紧低下头来,装做用心聆听。

    「陆常侍息怒。」被称作许中书的老人笑着劝解了一句,接着说道:「两位侍郎所言都有道理,依老夫之见,不如等到……」

    眼见事情被导向工部众人不愿看到的方向,杜维正觉得有些挫折,却看到坐在工部尚书阎立本背后的虞部郎中,轻轻的在阎立本背上点了点,阎立本得到授意,突然「哈」一声的笑了出来。

    这项农业计划,其实一开始只是杜维提出的,一个六年为期的计划。他的设想是将京畿道、关内道,以及都畿道各个州县的地貌特sè、气候环境尽可能的模拟出来,在长安附近规划一个大规模的实验田。

    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杜维发现:胡人引进了许多新物种,都并没有得到妥善的照料。许多植物、水果、香料,据杜维所知,在后代都是普遍种植的,但此时却得依赖进口。

    计划呈到苏义那里,他老人家沉思半晌,才开口说道:「此法大善,不如扩大到全国范围!」

    又招来工部各司来讨论,讨论了许久,才拟出了这一项跨越农、林、渔、牧等领域,六年为一期、一共五期三十年的巨大计划。

    实验田只是个开始,计划当中,包含了杜维提出的轮耕法、南方的桑基鱼塘等等。原先杜维觉得,北方可以发展的畜牧业,但是却被众人驳回。杜维后来才发现:古代人对于农业的重视,大大的超乎他的预期。如果能力允许,这些老人家恨不得大唐的每一块土地,都能种上稻米和小麦。

    还好苏义对他还算看重,加上杜维解释了地力对作物收成的影响,才勉强让大家通过了「放牧、耕作、休养」的三地轮耕之法:首先,甲地放牧、乙地耕作、丙地休养。

    待得来年,甲地有了牲畜留下的肥料,正好可以耕作;乙地在收成之后正该好好休养;丙地休养过后又可以用杂草放牧。如此不断轮转,便可维持地力、又尽到土地最大的价值。众人见了这方法有条有理,纷纷称善,一些原本有顾虑的官员,也觉得可行。

    杜维其实并没有想过,会弄出那么大的动静。他万万想不到大家如此热切,杜维的方案一呈上,想升官的、想留名千古的、或真正想做实事的,纷纷提出意见。

    里头也是有些让杜维出乎意料的: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便被屯田司的郎中提出了雏形。若不是他,杜维也不会回想起这个好主意。

    那是和轮耕类似,同样是利用生态的循环,达到最大化效用的耕作方法。用蚕粪喂鱼、鱼的排泄物来养桑,肥沃的塘泥还可以用来种甘蔗,甘蔗制糖后的渣渣又可以养猪,猪的排泄物还能再利用。如此一来,几乎是把所有环节都顾上了,可说是物尽其用的典范。

    「阎尚书,不知道有何好笑之处?」许中书虽被阎立本打岔,也不生气,只是笑了笑,客气的问了一声。

    像是见到杜维心中的疑惑,萧德又凑上前来说道:「哼,许敬宗这等趋炎附势之辈,绝对不敢对咱们尚书翻脸的……」说着,一面小心的看着前头的工部员外郎,这一回他倒没有生气,专心的看着前面的好戏。

    中书令许敬宗,算是武则天早期的打手之一,历史上名声颇恶,杜维还是第一回见到身为宰相、位高权重的他。

    「哼。」阎立本却不答话,只是哼了一声,扬起头来闭目养神。

    杜维差一点笑了出来,和他一样忍着笑的人并不少,工部众人有的低头、有的看着天空,都是表情怪异,身子不住抖动。

    「中书恕罪,阎尚书并无恶意……」苏义赶紧出来打圆场,试图缓解气氛。

    杜维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会议。上回要制造船舰时,出席的官员都是技术官员,规模虽然庞大,品秩却是不高。

    这回就不同了,工部全员到齐不说,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都有来人,连许敬宗这样宰相身份的,也列席其中。苏义私下对杜维解释:工部此次会这么做,主要是想避开一个环节。

    「户部卢尚书?」杜维不解的问道。

    「不错。」苏义点点头,沉声说道:「卢子余与几位将军友善,这些年北方局面又不稳,想必不会花太多心思在其他地方。」

    「所以,得用点策略。」

    杜维当下不以为意,如今在这大议会上,才头一回见识了什么叫做「官场」。

    「不过啊,阎尚书还真是……」杜维摇摇头,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老长官。

    「有他的一套。不是吗?」萧德露出会意的微笑,偷偷称赞道。

    阎立本以画技著名,却无政治才干,工部尚书之位坐的安安稳稳,但想让他拿出什么建树,可说是难上加难。不过,也是有些好处,阎立本论身分是御用画师,连太宗都赞他画作为「神品」,这辈子只要不去谋反,安份守己的过rì子,就可以像坐电梯一样缓缓高升了。所以,让他来对付许敬宗的刁难,可说是再适合不过。

    「但若中书令不顾阎尚书的面子,尚书恐怕也无可奈何吧?」杜维好奇的问道。虽然阎立本是个好人,但对他的能力,杜维仍然存有疑问。

    「杜六郎。」萧德没好气的笑道:「你难道忘了苏侍郎的身分?」

    「什么身分?」杜维倒真没听说过苏义有什么来头,好奇的追问道:「我怎么没听说?」

    萧德张大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杜维许久,看到杜维都觉得有些诡异了,才说道:「侍郎是隋朝宰相苏威之后……苏勖苏学士之子。」

    杜维点点头:「那确实了不起。」原来苏义也是十八学士的后人?那还真是挺了不起的。

    「了不起?」萧德恨不得狠狠敲下杜维的脑袋,但众目睽睽下,只得压低音量,说道:「苏学士尚南康公主,拜驸马都尉……」

    「唔……」杜维大惊之下,忍不住低声惊呼出来,想不到苏义竟然是个皇亲国戚。

    正巧前头许敬宗说道:「依老夫所见,还是让会同六部……」杜维此时冒出了一声惊呼,正好打断了他的发言。

    众人视线全都看向了杜维。

    许敬宗不亏是历史有名的jiān臣,脸上不但未显怒sè,还客气的对杜维笑道:「这位小郎君有何见教?」

    「教你大头!」杜维心中暗骂,但表情却不敢表现出来,脑子转的飞快,突然灵机一动:「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说罢,躬身一礼以表歉意。

    「善矣。」苏义满意的点点头,轻揽胡须,笑道:「孔子此言乃是至理。如今我大唐军势鼎盛,不可谓不富;然而无人耕田者有之、无田可耕者亦有之,长此以往,则税赋堪忧,不可谓不急。中书令何以继富而不周急?」

    「不错,不错。」阎立本连连叫好,继续发挥他挡箭牌的效果。

    闹了好一阵子,杜维早已经神游天外,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好久没有弄些好吃的出来了,尤其是沐涵返乡、赵姨过世、王琇生病,一连串的事情接连发生,让杜维心头有些烦躁,加上青期带来的憋扭xìng格,这阵子对众人都有些冷落了。

    杜维决定,今天就来下厨弄些好吃的东西。自从来到大唐,他一直觉得自己的厨艺天份受到了太多限制;先是想下厨却找不到合适的材料,后来又是迫于经费问题,没有办法尽情发挥。

    不过这些问题再也不是困扰了。自从杜维将家里库房钥匙交给王琇,让王琇来管理家中财务,王琇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主把宫中所赐、但杜维不曾动过的财物打开入库。

    「既是赐予郎君的物事,为什么不能用?」王琇这么问道。

    面对王琇的质问,杜维哑口无言。说起来,当初其实不过是顾虑到男人的面子,还有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文人风骨、和高尚情cāo罢了。

    事实证明:男人的面子,有效期限不过就这么两、三年。王琇开箱时,杜维想都没想的就同意了,完全忘了文人风骨这一回事。

    不过托武后的福,家中经济状况一下子好转起来,再加上薪资上涨、兼领差使的津贴,困扰杜维已久的生计问题,算是迎刃而解了。

    「三杯鸡、八宝鸭、狮子头、冰糖烤方、松鼠黄鱼……」杜维怕不小心忘了,还认真的提笔写下。

    苏义见眼前吵得不可开交,后头却安安静静,有些好奇的回头张望一眼,看见低头抄写的杜维、不时还闭目思索,心下大慰,暗自点了点头。

    「鱼香烘蛋、无锡排骨、粉蒸肉、蒜泥虾、糖醋鱼……」杜维脑袋里像走马灯似的,闪过一道又一道的菜肴,但表情严肃无比。

    一旁萧德早已经走神了,被背后同事提醒以后,才稍微振作了一下。回头看了看杜维,只见他表情沉稳依旧、双目直视,一副专注的神情,不禁暗叫惭愧。

    「大家一定会很开心。」想起了家中众女,杜维脸上露出温柔的一抹微笑。

    萧德清秀的脸上却是脸一红,不仅是他,后头许多小官员都是看呆了。

    「怎么?」杜维回过神来,却见众人纷纷往他这里看,秀眉一扬,疑惑的问道:「我脸上怎么了?」

    「没事……」一伙人连连摇手,尴尬的呵呵直笑,转过头来,一副具jīng会神的看着大老们的交战。

    眼看交锋到了尾声,最后似乎是以工部的胜利告终。比预期中多得了些经费,足够他们在第一阶段外,提前开展剩下的计划了。

    杜维这回没有发呆,而是跟着苏义、阎立本等人开心的互相恭贺。

    「杜六郎。」苏义笑着对杜维说道:「这几天辛苦你了,老夫准你几天假,先好好休息吧!」

    「不过要准时回来上工!」身分显赫的好好先生陆文,半开玩笑的插了句话,让众人都是一阵哄笑:杜维的恋家,在工部是出了名的。

    说到辛苦,杜维这几天是接连加了许久的班,这么一提也觉得有些疲劳,加上又在这儿跪坐了几个时辰,衣袖在额前轻沾、抹去汗水,顺手又拂去散乱的发丝,这才拱手笑道:「那下官就领命了。」转头又对同事们致歉:「抱歉了,这几rì有劳诸位辛苦。」

    杜维周遭的官员们,先是一片寂静,然后三三两两、接着才纷纷响应:「不必客气……」

    「哪里哪里……」

    「别这么见外……」

    诸如此类的客气话三不五时的响起,但语气之中,尽显露出来这群人的心不在焉,苏义看了也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我前rì和上官游韶闲聊。」众人陆续走出门外,大伙三三两两的结伴走着,阎立本则是慢下脚步等苏义跟上,在他耳边轻声说道:「他说,只要这孩子不走偏路,将来少不了要留名史册了。」

    苏义只是点点头,远远看着杜维被一伙人拥簇着、说说笑笑的往回路走去。

    阎立本没有理会苏义的反应,自顾自的笑道:「他已经想好了前两句:秀丽无双、貌美绝伦。」说罢哈哈大笑。

    「这么说不妥吧?」苏义摇摇头,苦笑着应道:「何况,容貌如何乃是天生,我看重的却是他认真努力。」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守仁你的慧眼啊。」阎立本笑道:「你看重他的认真,但更多人看重他的外表。」

    苏义眉头一挑,随即皱眉问道:「难道你有什么消息?」

    「有是有,但还不知好坏。所以先不提了,等我探听一下再说。」阎立本并没有直接回答苏义。

    苏义暗自佩服:不亏是皇家画师,消息就是灵通。

    「总之,你的心思我明白。但还是得提醒你:可不是只有老苏你有女儿。」阎立本嘿嘿一笑,露出不符年纪的、顽皮的一笑。

    「什么意思?」苏义皱眉问道。

    「听说杜六能画善书。」阎立本呵呵直笑,苏义眉头越紧、他笑的越是开心:「我有一侄女,在京畿道也是出了名的才女……」

    「哼。」苏义冷哼一声,并不理会阎立本。

    「程名振将军对这小子印象不错,他夫人的娘家那儿,有一侄女,说是才貌双全……」

    「哼。」和方才一样,苏义哼了一声,并不搭理。

    「听说……」

    「哼……」

    两个老人就这么一个絮絮叨叨、一个不断嗤之以鼻,缓缓走回了工部。苏义当然明白,这是老友存心想逗弄,但被这么一说,心里也有些忐忑。

    「希望这小子别是个忘恩负义的人吶。」苏义暗自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