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三十八回 吃醋

第三十八回 吃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杜维是真的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当晚回到了书房,众人早就散了。隔天想问王琇,没想到她只是冷冷的问了句:「当年拚却**?原来六郎过的是这般rì子啊?」

    「还歌尽桃花扇底风呢。」小荷不但不解围,还少见的在一旁加油添醋。连小桃好像都得了嘱咐,被要求板起小脸来,不能和杜维说笑。

    杜维面对了一整间屋子的冷脸,觉得无辜又无奈,但也拿她们没有办法,只好出门散心、顺道去拜访苏义。

    杜维是苏义依手提拔上来的,又得了苏义不少关照,所以两人关系十分良好。在宋令文不在京中的情况下,也只有苏义算的上是杜维的师长了

    「是六郎啊?」苏义用过了晚膳,正在庭中散步,听见杜维拜访,开心的让人请他进来。

    「苏侍郎。下官……」杜维正要行礼,却被苏义笑吟吟的拦了下来。

    「老夫已经不是你上官了,称呼可以不用那么正式。」苏义拍拍杜维的肩膀,笑道:「怎么?还是和以前一样瘦弱,难道是没有认真cāo练吗?」

    「cāo练前天才开始呢。」杜维苦笑着解释。

    看着杜维苦着一张脸,苏义忍不住哈哈大笑。笑了一阵,才感慨的叹道:「算来你在工部也不过短短几年,但做的事情,恐怕比老夫还多。」

    「哪里的话……」杜维正要谦虚几句,苏义却阻止了杜维的说话,自顾自的说道:「正好你来找老夫,老夫倒有事想问你。」

    杜维心头一惊,心想:该不会是滥用职权,让叶老帮忙铸造武器的事情露馅了吧?

    果然,苏义接着说道:「是兵器的事情。」

    「这个……」杜维想要辩解,但这毕竟是事实,杜维只能叹了口气,郑重的谢罪:「是我失职了,无关叶老的事。」

    「这是做什么?」苏义却好奇的问道:「不过是件武器罢了。」

    「咦?」杜维有些讶异,一向公私分明的苏义,竟然会这么说。

    「就当是工部同仁给你送的贺礼吧。」苏义笑道:「何况,已经不只一人上门求咱们,说要照着样式打这么一把刀。」

    杜维提供的图纸,若让一个现代人见了,一定会不屑的说声:「果然是武士刀。」但其实那是戚继光根据倭刀仿制,加入中国剑的元素进来,所形成兼具劈砍、突刺两个优点的继光刀。

    在唐代人的眼中,这把刀更像是对唐刀的模仿,只是刀身加上了弧度、刀柄有些延长、和刀尖开了血槽等差别。

    「已经有人上门了吗?」杜维还以为人们不会太快接受,想不到已经有人排队要认购了。

    「是啊,都是些凶名在外的老将军呢。」苏义笑道。

    「但他们怎么会知道……?」

    「叶天文野心不小,趁着这回要扩招工匠,打着集思广益的旗号,一口气把将作监、少府监、兵器监等匠工全部拉来,兵部自然不会不知道。」

    「五监这么一来,可以算是废了吧?」杜维听了有些郁闷,他本来所在的司农寺,是和五监并列的九寺之一,如今五监已经是混不下去,九寺恐怕也是岌岌可危了。

    「老夫是想,你们一营的兵器,不如就让老夫来想办法。」苏义见杜维郁郁,只觉得他看重旧情,对他评价又增,笑着宽慰道:「人手一多,再加上流水化作业,就算要配备一整营的军士,也是绰绰有余啊。」

    说起流水化的程序,这却不是杜维想出来的,而是工部另一个主事的功劳,让杜维讶异之余,更添了几分小心:历史终究不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一昧依靠已知的历史,迟早会吃大亏的。

    「这样有些浪费了。」杜维亲眼见过自己手下的兵士,素质虽然不差,但也算不上极好。

    「若只是一般兵士,唐刀足矣。何况,我还有几个武器的想法呢。」杜维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我会先和几位将军商量,再用正常程序和工部商议。」

    「别跟老夫来这套。」苏义摆了摆手,不悦的说道:「老夫可没把你当外人,以后少说这种话。」

    「是。」杜维心中一暖,但还是委婉拒绝:「但毕竟是两千人的装备,成本不算小,怎么能全叫工部吃下?」

    「就当作新武器的试验吧?」苏义不以为然的随口说道:「就用这名义。像你从前提过的,有试验田、有试验的模型,那么新铸出来的刀剑,自然也该试验一下了。这一点开销,工部还绰绰有余。」

    「多谢苏公好意,但我确实是觉得两千多柄新刀,实在太过浪费了。」

    「不是客套?」苏义扬起眉头质问杜维。

    「不是客套。」杜维斩钉截铁的说道。

    「也罢,那你说新想法,又是怎么一回事?」苏义见杜维拒绝,也不再多提,当下便转换了话题。

    杜维说的新想法,其实也和戚继光有关。之所以对戚继光这么熟悉,是因为当年教畜牧学的老教授,正巧是山东登州人,最自豪的就是和戚继光同乡。每次讲到饲养管理、卫生管理等相关主题时,讲课内容往往会变成:「知道吗?提到管理,我那老乡戚继光,可以说是管理的大师啊!」

    接下来的话题,会从戚继光的鸳鸯阵开始,说那是:「戚继光对管理项目了解的体现,进而透过组织,达到最大效用之目的。」

    总之,杜维想要把鸳鸯阵搬过来用用。只是鸳鸯阵中的火枪,可能得换成强弩,至于其他,可能还要和程务挺讨论。

    「下官整理清楚后,再请侍郎过目吧。」杜维想了想,觉得还是谨慎一些比较好。

    苏义自然不会反对,又问了杜维几个学问上的问题,见杜维一一答出,这才满意的放他回家。由于在同一个坊里,宵禁并不会影响坊内的行走,即使真有武侯巡逻到这,往往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是高级住宅区的好处了;谁敢轻易得罪这里的住户呢?

    杜维走在路上,脑袋里想的都是刚才的对话。

    老实说,武器的事情,他本来就想请工部帮忙,问问看相处友善的萧德、陆文有没有办法通融一下。想不到苏义主动先提,而且看样子是要包下杜维这营的所有兵器。

    杜维知道,这固然是苏义对自己的赏识之意,但直到最近,他才突然发觉:苏义的赏识、阎立本的亲切、钱大娘、路思归、杨华的照顾,甚至是武后的青眼相看,都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而是因为黄玉。或者该说,是一个「孝」字。

    来到大唐、尤其是步入官场以后,杜维完全是一帆风顺。所有他预想会被抨击的、会不被接受的,往往都得到了出乎意料的好结果。

    一部分原因是杜维的谨慎,但最主要的,却是众人对杜维先入为主的好印象。

    「德才兼备」不单是一个理想,在古代,那是文人对自己、和别人最高的要求。纵然是你才高八斗,也得要先看看德行是否合格,若被认为是才高于德?很抱歉,这辈子的仕途算是完了。即使你写了再多经典作品,也只会更加深这样的印象。

    但若是一开始,你的德行就已为世人所知?恭喜了,一篇中等作品,就可能让你踏上仕途。你的文采稍有进益,在旁人眼中就是加倍的好。

    既主观又武断的做法,不知道扼杀了多少有才干的人?但杜维没有资格抱怨,因为他正是这样的评选法下的受益者之一。

    杜维入宫救义父的事并不是秘密,一些高层官员、宫中宫女、太监等等,都对此事知之甚详。尤其是武后为了在杜维身上打上武后一派的标签,特意放出去这些消息,更是助长了流言。

    于是,在苏义等人的眼中,杜维不但相貌出众、颇有干才,最重要的是他的孝顺。

    但对于杜维自己而言,他并不觉得自己对黄玉有什么孝顺的地方。

    杜维对黄玉的感觉,固然有感恩、有愧疚、有关怀,但更多的情绪,却是愤怒;他凭什么用家人的态度来对自己?他凭什么以自己的长辈自居?

    对杜维来说,接受了黄玉的好意、或是承认了他对自己的好,似乎就是对自己原来世界的背叛。所以,就算黄玉仍然活着,杜维或许也不会改变他的态度吧?

    杜维深深的、深深的叹了口气。讨人厌的是,自己的一切,原本以为是自己努力得来,顶多再加上一点点际遇。但现在想想,大部分都是黄公公的余荫罢了,就算有自己的因素,也多是建立在这余荫下的前提。

    对照旁人的际遇,杜维觉得自己已经算得上平步青云。当然,不能和小说主角比较:穿越三年还只当一个主事,说出来会被笑的。

    又是深深叹了口气,杜维回到府里,也没有去和众女招呼,自己走回了房内。

    「琇姊姊,这样对六郎,会不会不太好?」此时的书房,小荷担心的对王琇问道:「六郎好像还没回来……」

    王琇心里也是有些担心,尤其是杜维饭后出的门,也没说去了哪里,到这时候还没回家,不知道是不是遇上了什么事情。

    转头看了看醉倒在沙发上的韩国夫人,王琇叹了口气,说道:「我还是去让方管家问问……」

    还没说完,只听到一声清亮的笛声传来。

    「哼,六郎回来了也不说一声。」小荷哼了一声,但又担心的问道:「琇姊姊,六郎是不是在生我们的气?」

    「六郎才不会那么小气呢。」王琇笑着说道。但心中却有些愧疚:她知道杜维不会随意对她们生气,但自己做的是不是太过分了?

    前一晚韩国夫人送走了常山公主,要来向王琇辞行时,好像无意间透露了杜维为常山公主题了首词,而且词里头尽显六郎的风流本sè;宋词嘛,七八成是以青楼为场景的,只能怪杜维自己没有留意。

    「但六郎从没去过那样的地方,怎么会写得出这样的句子?」王琇疑惑归疑惑,但更担心杜维会怎么想。回头又看了看韩国夫人,心里不禁有些埋怨:如果不是她在一旁鼓吹,今天就不会弄得那么僵了。

    说到鼓吹,韩国夫人表现的似乎太过热切,一点也不像是替润儿选夫婿,反倒更像……

    只听笛声正吹得凄婉,突然一个音没吹好,发出了一声爆音,然后便再无声息。本来听得正入神的王琇,心里突地一跳,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当下便交代小荷照料好韩国夫人,和两个睡着的女孩,自己匆匆的往杜维的屋子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