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八十六回 大战前夕(上)

第八十六回 大战前夕(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杀啊!」

    一声高喝,划破了清晨的宁静。

    人数站多的拔野古部,又站了高地优势,千余名骑兵一个冲锋,便将同罗部的士兵给冲散。

    这场注定了结果的战争并没有拖延太久,拔野古克鲁拍马来到了前方,放声大喝:「降者免死!」

    同罗部的士兵毫无抵抗的意图,自动的放下兵刃,乖乖的双手抱头、蹲在地上。

    「多亏王将军的妙策。」多罗可汗脸上尽是掩不住喜悦的神sè:今rì拿下了同罗,加上本来掌握的浑部、思结、斛薛、奚结、阿跌、白霫诸部,加上大唐掌握的多览葛、契必诸部,已经有能力跟薛陀延部一决高下了。

    薛陀延部虽然jīng悍,但也不至于需要集结诸部之力来拿下,只不过,在被后煽动薛陀延部的,其实是已被灭亡的东、西突厥旧势力。

    如此一来,薛陀延的实力便不可小觑了。

    「这不算什么。」王玄策年纪大约才四十不到,脸上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若非将军妙策,咱们即便拿下了同罗,必定会花上不少心力。」多罗仍不罢休,像是要展现诚意一样

    「现在开心还太早。」王玄策表情不变、语气淡然的应道:「真正的战争可还没开始呢。」说完也不告辞,自顾自的走出营账。

    「这人好生可恶!」一旁铁勒将领气愤的对多罗抱怨道:「对大汗如此不敬……」

    「罢了,这人的个xìng我早有耳闻。」多罗止住了手下的气话,苦笑着说道:「平时的他还算好相处,但在战争时,最好别和他说话……」

    「这是为何?」方才的铁勒大将奇道。

    多罗若有所思的看着王玄策的背影,一面对照他从大唐打听来的情报,倒也颇有几分相似。

    「这个人在打仗的时候,可说是一点人xìng也没有!」这是大唐军界对王玄策的评价,这话并不是说他悍不畏死,指的是他调兵遣将时,可以不带任何私人感情,把人当棋子一般的指使。

    所以,虽然王玄策以多谋著称,在军界给人的印象却是好行险棋、视人命如草芥,谁都不愿和他搭挡行军。

    「别管那么多了。」多罗摇摇头,并没有没有对手下解释太多,扔了这句话便转身回到大帐。

    另一头的王玄策也已回到了唐军大帐,里头只剩下几位参军正在商议战情,见了王玄策到来,纷纷停下手上的工作,跑来和主帅见礼。

    「安排的如何了?」王玄策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回去工作,只留下一个老者问话。

    「将军,粮草已经安排妥当,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老者恭敬的禀报道:「如将军所言,先拿下浑河州,以巩固安北都护府,再以浑河州为根据,和薛陀延部在狼山州一决胜负。」

    大唐将在北地筑城的位置,便在于安北都护府,也就是现今哈尔和林的东方、乌兰巴托的南面,为了联结大唐和北方新城,又在新城和唐境之间,筑了三座小堡垒,将五十年后才会出现的唐代受降城,提早搬上了台面。

    眼下筑城的工作还没进行,但一些先行准备,都已经集结在安北都护府,王玄策这次的行动,就是要在保障筑城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替投靠大唐的拔野古部整合铁勒诸部。

    作为交换条件,拔野古可汗愿将铁勒牧民迁往新城中,至于铁勒骑兵则听从大唐调遣,愿意长驻在高丽周遭的安东都护府、或是建安州都护府。

    只是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却是难如登天,就说年内在安北都护府集结的筑城材料,就引起了周边数个部族的觊觎;有的想要掠夺物资过个好年、有的想要阻挠大唐筑城计划,虽然都是些势力薄弱的小部族,但集合起来却也是个很可观的力量。

    拔野古的多罗可汗自从得了大唐资助,虽然一下子解决了族人的温饱问题,但双方议定的条件中,替大唐扫除北方外患这个责任,却没有办法凭一部之力来完成。

    杜维、侯英等人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来到北方,目的除了响应拔野古的支持以外,就是占领狼山州、扫荡薛陀延部了。

    「王将军。」不等通报,侯英径自来到了大帐之中,看着帐内众人疑惑的表情,才想到了脸上还带着面甲。

    王玄策见侯英拿下面甲、显出真容,才恍然大悟的笑道:「喔,是侯将军啊。」

    「王将军找我何事?」侯英懒得客套,直接就挑明了来意:「方才有事外出,错过将军派去的人了。」

    「对了,差点忘了。」王玄策拍拍脑袋,这才想起了方才找侯英何事,指着一旁的大地图,正sè说道:「是明rì行军的事。」王玄策一面往地图走去,一面闭上眼睛苦苦回想着rì前唐军的表现。

    「我想想、我想想……这几rì看下来,大伙的实力也瞧的差不多了。不用说,我带来的天德军实力最佳、白袍次之、凤翔最末……怎么?有意见?」

    侯英深深的吐了口气,勉强说道:「没有。」

    「若是这样的话,那咱们只要按照计划,让天德军攻浑河州北面,迎击突厥援军,白袍留守、伺机驰援。」

    王玄策的指尖从安北都护府往西北滑去,到图上标示突厥旗帜的地方停下,重重点了点,又道:「杜德安这小子颇有门道,虽然调度弱了些,但头脑还算冷静、遇事也不慌乱……」

    侯英听着王玄策对杜维的称赞,心中有些不快,她心里明白:这分明是在说自己不够冷静、打起仗来疯疯癫癫!

    「另一方面。」王玄策略微提高了嗓音,将沉思中的侯英惊醒,才又指向浑河州南面,手掌轻轻一拍,沉声说道:「侯将军不必多想。此处至关紧要,妳肩上的担子一点也不轻。」

    侯英凝神细看,仍是不能理解王玄策的意思。

    王玄策早就习惯了这种状况:脑子走在前头的人,总得肩负起解释的责任。于是也不着脑,神sè不变的解释道:「薛陀延部虽然声势浩大,号称聚集东西突厥、薛陀延jīng兵、铁勒诸姓等势力……但这四家势力,其实得要分开看的。」

    「什么意思?」侯英不解的看着地图,疑惑的问道:「还有,方才您说要以天德军一军迎击东、西突厥,是否太过托大?」

    「天德军有二万五千人,用来对付五万突厥兵,即使不能大胜,一场胜利总是跑不掉的。」王玄策像是在说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满不在乎的说道:「况且不是备下了援军吗?白袍军一万人,我只要从军府新补上的五千人即可,剩下妳都可带走。凤翔军有两万人……会同拔野古的五万,对上铁勒诸姓、和薛陀延的王庭jīng骑,大概不下十万,算来勉强可以敌过了。」

    侯英眉头一皱,几乎就要愤而拍桌,幸好最后仍是忍了下来,几次调息之后,才勉强压下了怒火,低声说道:「将军的意思是,让我们凤翔军去送死?」

    「我可没说打仗不会死人。」王玄策说的云淡风轻,随手又将桌上地图收起,从袖里拿出一本棋谱,自顾自的翻看起来。

    见侯英仍在一旁气愤的望着自己,王玄策本来毫不在意,只是想到侯英之父侯君集,心中一软,仍是做出了让步:再次出言解释一番。

    「这里是铁勒人的地盘,妳把薛陀延、铁勒诸姓击退了,他们就地解散、回家整顿一番,几天后拉出来又是十几万人的军队。但突厥不同,他们虽然过去统辖铁勒,但毕竟不是在地人,打死一人、他们便少一人。妳说,该先对付哪一方?」

    「但为何……?」侯英正想发问,王玄策一句话又顶了回来。

    「妳们无须战胜。」王玄策目光不离书页,语气中已经有些不耐:「浑河州南面只有一条便道,只要占据了那一点,便能阻隔铁勒诸姓和薛陀延的会军了。占据以后,也不用久守,只要尽量拖延,等到天德军回转过来,就大功告成了!」

    「但愿如您所言。」侯英迟疑一阵,才扔下这么一句,接着便转身告辞离开。

    「将军,我怎么没听说过这一项计划?」老者见侯英出了大帐,才对王玄策这么问道。

    「当然没听过,我随口说说的。」王玄策将手中的书卷一扔,大剌剌的说道:「这等二流的战术,我还不屑去用它!」

    「将军……」老人苦笑几声,不知道该怎么去说这位将军才好,隔了许久才婉言相劝道:「毕竟是同僚,将军何苦如此呢?」

    「这叫做一视同仁,我对谁都是这样的。」王玄策打了个呵欠,又道:「不说这些了……晚点让大伙集合,我要再对他们提醒一声。」说完便倒头睡去。

    一觉好眠,醒来时已是黄昏时分。王玄策睁开眼睛,发现帐中只剩方才那名老参军,正站在榻边闭目养神。

    「大伙都到了。」老参军眼皮抬也没抬,只是听闻王玄策的动静,便知他已经睡醒:这是王玄策十多年来的习惯,大战前夕一定要养足了jīng神,来应付之后一连串的动作。

    「知道了。」王玄策走出自己大帐,来到了拔野古可汗的营账,此时的天sè是将暗而未暗,拔野古人已经在帐外升起一根根的火把,一群正在忙碌的拔野古士兵见了王玄策走过,都纷纷停下手上工作,抢着向王玄策问好。

    「王将军!」几个年轻士兵兴奋的满脸通红,像是崇拜偶像般的望向王玄策;在王玄策的指挥下,拔野古部已经整合了数支部族的势力,虽然最大的祸害薛陀延部还没解决,但这已经是拔野古部从未有过的强盛了。

    王玄策礼貌xìng的点了点头,让拔野古的年轻士兵都是感动莫名。但王玄策脚步没有停顿,径自走进了拔野古可汗的大帐。

    挑开营账的帷幕,里头所有人都已就位等候了,左列是拔野古诸将,自拔野古多罗、拔野古克鲁以降,一共十余人;右列是大唐将领,当先一人是副将秦英,随后便是杜维、侯英,和两人副将孟广、严萱。

    王玄策脸上没有一丝让人等候的愧疚,进入了战争模式的他,脑中只剩下无穷无尽的计算:计算兵力、计算天气、计算敌方手段、计算距离……

    「好了,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