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二十三回 拜访

第一百二十三回 拜访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显庆四年,高宗崩,以皇长子年幼,皇后武氏监国。六年,年十二,中书令敬宗、尚书令义府奏请为太子,武氏允之。七年,即帝位……壬戌,大赦,改元,免今岁租赋。」~《唐书˙中宗本纪》

    「以今上年幼之故,诸臣奏请太后武氏监国,太后辞不敢受……比召公之制,择一十三人,名曰议事大臣,不列品级,位比三省,听事奏命于宫内,曰『上书房』……壬戌三月,以上书房取三省而代之。」~《唐书˙阎立德阎立本列传》

    「自淮南长公主、工部尚书阎立本以下十三人,会集议事,虽为散衔,然亦可奏闻……义府不悦,暗嘲之,门人相告于太后,太后怒,使其流放于cháo阳……」《唐书˙佞臣列传》

    淮南长公主为李渊之女、太宗的姊姊、高宗的阿姨,新帝李忠的姑祖母,夫婿封道言,是唐朝开国宰相封德彝之子。在皇室里辈份极高,同时为人慈厚,是个十足的老好人,所以在长安城中算是颇有人望。

    武后想要架空皇权的第一步,就是请出了这位老太太,摆在上书房当作吉祥物,同时也镇一镇那些自以为有机可趁,皇族中的那群妖魔鬼怪。

    看名列议事大臣的几人中,无一不是身分高贵、又以德行著称的老臣,即使是算上武后力主的妇女保障名额,也很少听到反对的声音。在两个妇女保障名额中,除了方才提过的淮南长公主,另一名是卫国公李靖之妻、加封秦国夫人的殷氏。

    若不杜维记着:演义小说中赫赫有名的红拂女姓张,而不是姓殷,只怕早就上前像个粉丝一样的要签名留念了。

    这位老太太同样是个xìng情温和敦厚的主,加上军神李靖的威名犹在,所以她的「入阁」也没有什么人反对;因为众人最初都以为:这只不过是个虚衔罢了,既然没有实质权力,自己也不必出头扮演恶人的角sè。

    用不着太久的时间,那些人就发现自己错得有多么离谱。

    放眼其他成员,有半数都是这样「以德取胜」的老人,另外一半又分为世家豪族的势力,还有一批素以才能著称的大臣。

    这在旁人的眼中看来,怎么看都是养老院一般的存在,心思比较细腻的,则认为是武太后对朝争做出的反扑;但不论是哪一种看法,对武后这一举措都是十分不看好,纷纷等着要看武后的笑话。

    就连最初提起粗略构想的杜维,见了武后亲自拟定的方案之后,在惊叹武后才智的同时,也不认为以大唐的状况有办法接受这样的政体。

    但不论如何,武后已经出招,接下来只等着新皇即位之后,才能知道效果到底是好是坏了。

    这一rì,杜维特地前去拜访苏义。

    为了避免外人太过揣测,杜维没有遮遮掩掩、或是低调行去,而是骑着马、跟随韩国夫人的车驾,一同前去拜会苏侍郎府上。

    来到了侍郎府,韩国夫人自和女眷前往庭中闲话,杜维则被苏义领去书房。

    「老夫还以为……你会更早过来拜访的。」苏义招呼杜维坐下后,笑呵呵的当先问道。

    「这样恐怕对侍郎不大好吧?」杜维也不客套、也没隐瞒,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别说是侍郎,就连小子也饱受流言之苦啊!」

    「放心吧……」苏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只要你没有太过分的动作,那伙人也不敢随意动你的。」

    杜维唯唯以对,但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苦笑。

    「你在担心崔家?」苏义稍一细想,猜出了杜维心思,不急不徐的问道。

    杜维点点头。

    「那件事啊……我已经处置好了,你暂时不必烦恼。」苏义虽在宽慰杜维,但仍是忍不住骂了一句:「士族士族,看他们所作所为,分明只是借势欺人的小卒!」

    「侍郎您……?」杜维有些惊诧,不敢置信的问道。

    「别这副模样。」苏义不以为意的摆摆手:「只是嫁去了同族中的女子罢了。」

    杜维的表情并不如苏义想的轻松,反而是眉头一皱,面上愁云又更添了几分;竟然要靠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子,来替自己换取平安,这让杜维心中一阵窝火无从发泄,只能深深的叹了口气。

    「苏定方是为了保护你,所以才寻个由头把你调离的。」苏义见杜维神情郁郁,还以为是兵部调职一事,便开口劝解道:「虽然长安不比军中立功之速,但毕竟是中枢,指不定何时就能高升、或者是回咱们工部呢。」

    「唉……若是如此那就好了。」杜维是真的想要回到工部,但也知道不切实际;作为武后的棋子,自己大概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说难听一点,自己就是武后的鹰犬,平时把自己喂饱喂肥,就是为了关键时候可以放出来咬上敌人一口。

    苏义没有留意杜维的表情,仍是兴冲冲的拉着他,说起了工部近来又有什么新发明、原有的工坊又有什么新发展,说起近年工部的盛况,脸上还洋溢着宛如年轻人的光彩。

    杜维听着听着,倒也暂时忘了烦恼,开始和苏义有说有笑了起来。

    初到工部之时,杜维原本怀抱着雄心壮志,希望能用上在现代所学的一切,让本来就傲视当代的大唐科技可以更上一层楼。然而,这样的念头很快就被扭转过来了。

    杜维发现:此时的大唐并不需要这样的角sè。

    事实上,大唐的巧工、匠师,并不缺乏创新的能力。许多杜维前所未见、或者彷佛似曾相识的物品,都在工部提出相关方案后,有如雨后笋一般的冒出头来。

    这也让杜维深切的省思一个问题:自己穿越来到大唐的意义究竟为何?

    要像小说的穿越者一样,一下子就砸出火药、玻璃等等产品,他自问没有这样的能力,而且那也不是当下百姓的必须品,更何况大唐的巧工良匠不计其数,岂是杜维一个普通大学生、又不是理工专业出身的人可以比拟的?

    只不过这现状看来虽然火热,其实却禁不起什么打击。万一哪位闲着没事的大儒、或是自觉社会地位受到威胁的读书人,出来说句打压的话,哪怕现在发展的再怎么热络,恐怕马上就会前功尽弃了。

    杜维希望能够护住这一点火苗,至少等到工业的发展稳定下来,整个国家也能从中得到庞大的益处。到了那时候,已经成熟发展的工业,就不是任何学派可以随意拘束、打压的了。

    「对了,都快忘了这荏。」苏义说的兴起,突然想起了某事,拍了拍额头,对杜维笑道:「杨尚书对你那副字画很感兴趣,还特地向老夫讨去赏玩几rì……」

    杜维脸上一红,当时他对自己的书法还颇有信心,理由是他曾临摹东坡先生的行书,以为可以像小说一样的吸引众人的目光。

    虽然宋令文也曾教他习字,但时间毕竟不算太久,两人的分别又有些仓促,这让杜维还以为自己的书法已经可以出师……

    直到杜维开始从军,有更多时间可以琢磨当代名家的字帖,又有家中的王琇、韩国夫人可以相询,对于书法一道才真正算得上略窥门径。

    还好,苏义收了杜维的字画,感受到的是杜维的诚心诚意,对于那首「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的禅诗很是赞赏,字画上的笔力并不成熟的这个缺点,也就没有这么在意了。

    「后来,听说礼部缺了一个主事,杨尚书便老夫我问起了你……」苏义笑吟吟的说道。

    虽然不提,但杜维可以想象,苏义想必是说了不少自己的好话,果然听苏义又接着说道:「你若是表现不好,那老夫的面子只怕也被你丢啰。」

    杜维诚心道谢,但仍是好奇的问起礼部尚书杨思敬的为人。

    苏义苦笑着回道:「这……老夫可不好说。」

    看杜维一脸紧张,苏义会意过来,这才笑道:「别误会了,只是论起辈分,杨尚书还是老夫的姨夫……」

    杜维点点头。

    「嗯……总之,礼部事关国之仪礼,里头的气氛当然会拘谨一些,而且事务繁忙、又多是科举出身的官员……身为尚书总是得要有些威仪,才能cāo持起如此重责。」

    「言下之意,您对科举出身的官员好像有些不以为然?」杜维在心里这么想,但嘴上不敢说出来。

    「是,多谢侍郎教诲。」这才是杜维的回答。

    苏义满意的点点头,见天sè还早、公事也聊得倦了,便开始和杜维闲话家常,但说来说去,话题却总让杜维感到如坐针毡……

    这是杜维几乎快要忘记的一件事:苏义亲口许下,要将女儿嫁与杜维的婚议。

    仔细想想,几年前苏义问了一模一样的问题;只是那时韩国夫人还一心一意的想要撮合杜维与润儿,让杜维一度为此尴尬不已。

    但那绝对比不上此时的尴尬。

    杜维这么想着,面上虽然仍和苏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话,心思却已飘去了正和女眷谈天的韩国夫人……如今他只唤她武顺。

    正在谈天的武顺,好像察觉什么似的,不由自主的回头望了一眼。

    「武大娘子怎么了?」苏义之妻年岁较长,又和武顺相熟,所以称呼上也就随意了些。

    「啊,没什么。」武顺脸上一红,秀目转了回来,先向苏义的夫人告罪一声,才对本来对着自己说话的苏家娘子歉然一笑。

    「姊姊。」一个面目清秀、但似乎太过瘦弱的少女,拿着手上剪裁的纸花,笑吟吟的对武顺问道:「您说,杜将军喜爱的样式,是不是这样子……?」

    武顺连忙探过身子,细心说解一番,只是看着少女无忧无虑的笑颜,心中仍是忍不住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