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三十回 荣国夫人

第一百三十回 荣国夫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荣国夫人叹了口气,揉揉两个小女孩的脑袋,苦笑道:「说来也真是讽刺……」

    「所以,姊姊是真的和那人……?」后头一直没有开口的女子好奇的开口询问,此人正是武顺、武后的妹妹武三娘。

    「那还假的了?」杨氏哼了一声,不悦的说道:「前些rì子还问我要不要从洛阳回来看看,但后来却又没了下文,这不明摆着是心虚么?」

    「义母大人,您怎么突然回来了?」润儿一面和小桃替杨氏、三娘接着换下的大衣,一面好奇的开口问道。

    「还不是为了妳。」三娘接过话头,揶揄的看着润儿。

    「为了我?」润儿好奇的问道。

    杨氏被小桃引向一边的软榻,坐定之后、啜了口茶,这才缓缓开口。

    「妳可知道,又有人上门求亲了。」

    润儿呵呵一笑,毫不在意的摆摆小手,跟着坐在杨氏的身边。

    「这就让娘亲去cāo烦吧,反正只要我不答应,娘亲也……」说到这里,润儿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瞪大了眼、不敢置信的问道:「难道、难道娘亲答应下来了?」

    杨氏像是要吊吊润儿的胃口,隔了好一阵子才说道:「答应是没有,但是却也没有拒绝。」

    见润儿愣在那里久久不语,杨氏又接着开口说道。

    「求亲的是密王李元晓,他是替长子李颖……」

    「我不要听!」润儿怒气冲冲的站起身子,转身就要往外跑去。

    「润儿!」小桃赶紧拉住润儿,转头急切的对杨氏问道:「您一定有办法的,对吧?」

    杨氏好整以暇的品了口茶,不慌不忙的说道:「所以啦,我这不就过来了吗?」

    「请义母大人帮我!」润儿也顾不得使xìng子了,乖乖的低头向杨氏请教。

    虽然杨氏实为祖母,但一来武后曾经向她说明过状况,并且难得的低声下气请托一回;二来润儿的个xìng柔顺、相貌绝美,加上对杨氏乖巧又无微不至的照顾,让杨氏打从心底的喜爱润儿,于是也干脆的认了这个义女。

    这件事情隐密之至,知道内情的人不过只有武后、武顺,和两位当事人而已,再加上润儿极少参和贵妇名媛间的交流;自从东市遇见了杜维,进而又和王琇、小桃等人相熟,润儿的生活圈便只集中在杜府里,即便偶有出门,陪伴的也是小荷、小桃等人。

    对于大唐的上流社会交际圈来说,自从贺兰公子过世之后,贺兰家的小娘子也好像蒸发了一般,在各式活动中完全消失了踪影,即使武顺偶尔仍会现身公众场合,对于女儿的问题却总是避而不答,让贺兰娘子的消失成了一个困惑许多人的谜团。

    然而,很少人会留意到洛阳城中的另一件事情:先前生病的荣国夫人杨氏,近来身子逐渐好转,还收了个照顾自己多时、连rì侍奉榻前的小女孩为义女。

    只是这位武四娘子从未现身,也让众人在对她的身世诸多猜测之余,却想不到这位武四娘子,就是消失已久的贺兰家的小娘子。

    「放心吧。」杨氏宠溺的看着润儿,心里头好一阵心疼,同时也爱乌及屋的拍拍小桃的脑袋,笑道:「我这次回来……还拖上你三姊姊,就是为了替妳板回一城啊。」

    「但要怎么做?」小桃好奇的问道。

    「简单!」武三娘在一旁开心笑道:「咱们先搬回姊姊家,成天在他们眼皮下乱晃,让他们心里不痛快!」

    润儿沉默了半晌,抬头看了一眼杨氏和三娘。

    「三姨……」

    「是三姊。」三娘更正了润儿的称谓;不论古今,只要是女人,没有不介意自己年龄的。

    「三姊。」润儿质疑的看着她,良久才问道:「妳该不会……也在躲婚约吧?」

    「哈哈哈,怎么可能……」

    「不错,郭孝恪的幼弟郭孝慎……听说他请了李积,想要来洛阳提亲,咱们只好先过来了。」还没说完,杨氏却很不给面子的当场揭发了三娘的谎言。

    「我才不嫁他!」三娘脸sè一垮,瞬间变得yīn沉无比。

    「义母大人,这个……咱们回去再说吧?」润儿叹了口气,苦笑道:「娘亲知道您们来了,一定也会很开心的。」

    ***

    自秋以来,家族便一直是建构帝国最重要的一块基石,这一点从「国家」一词便可以略知一二。

    世家的势力在魏晋南北朝达到了巅峰,成了连君主都无法驾驭的一股骇人势力,这个情形到了隋唐虽有改善,但却也难以就此根除。

    就拿眼下几个大族来说,不论是博陵崔家、清河崔家、还是范阳卢家等所谓的「五姓七望」,都有和皇室叫板的本钱;例如拒绝和皇室通婚、还有违逆太宗「氏族禁止联姻」的规定。

    武后在监国之时,就已经清楚世家的强大,其实并不愿意和世家有所冲突,但她同时也知道一件事:如果她想要做出一番事业,那便不得不面对世家这个难题。

    世家的势力盘根错节,朝堂之中只要是稍有权势的人,几乎都和世家离不了关系,小到宫里太监、大到中枢官员;可怕的是,那些世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却是挤破了头要和世家有所关连,这才是让武后最为困扰的一点。

    不过,至少现在还有另一人,不畏惧世家的权势,愿意和武后并肩对抗世家。

    这人当然就是杜维。

    「今年的科考就要实行新制……这样会不会太过莽撞了?」薛琦担心的问道。

    在议事厅里,只有武后、薛琦,和杜维三人。

    「莽撞也得做!」武后斩钉截铁的说:「不然只会平白助长对方气焰。」

    「若是因此刺激了世家,那岂不是……?」薛琦仍然试着相劝。

    所谓的新制,就是明代之后科举的「糊名、誊录」的规定,此举有助于考试公平,可以回避考官的偏袒、可以避免私下的利益输送,此举也获得礼部尚书杨思敬的支持。

    「倘若眼下风气不变,十年之后,朝堂无人矣!」

    虽然感佩杨思敬的气节,但杜维并不打算让这位老先生去扛下压力,所以便绕了个弯,找到武后这里来一同参详。

    「德安怎么看?」不同于薛琦、侯英对杜维的称呼,武后并没有用「六郎」这样较为亲近的称法,而是选择严谨的以字相称。

    「世家势大,这不是一两年能处理的事情……倘若要花上十年、二十年,科举之事难道能耽误这几十年吗?」见薛琦开口yù言,杜维赶紧又安抚道:「我也知道世家反弹必定强烈……所以我们得要小心行事。」

    听见杜维说出「我们」二字,武后的眉头微微一挑、愣了一愣,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嘴角浮起一抹微笑。

    「是啊,我们会有办法的。」

    杜维没有察觉武后有什么改变,只是点头接过武后的话,说道:「不知道这几家之中,强弱之势大致如何?」

    「博陵崔自然是居首的,但清河崔也不遑多让,两家虽然系出同宗,彼此间却是水火不容。」薛琦答道:「其次是范阳卢、太原王、荥阳郑三家。至于陇西李、赵郡李,则是七家之中较不受人注目的。」

    「因为他们和皇室走得近,被其他氏族认为格调不高。」武后不像薛琦有许多顾虑,毫不客气的说道:「范阳卢胆小怕事,但无甚野心;荥阳郑以文风著称,向来是冷淡孤傲;太原王从前最爱生事,如今才稍微安分了些……其实这几族中近年都没有杰出子弟,覆灭之期必不远矣!」

    杜维点点头,心里也知道武后此言是发泄居多,就算这几家真的是子孙不肖,也有足够的底蕴支撑到另一个杰出人才来振兴。

    「其他氏族虽然不比这七家,但都是不能小看的对手,像是独孤、像是贺兰……」薛琦劝道:「从长计议吧!咱们可以再想些办法出来。」

    杜维宽慰似的对薛琦笑了笑,却不打算依照薛琦所说行事,顿了顿整理思绪,缓缓开口说道:「若是要科举新制得以推行,势必要和孔夫子打交道吧?」

    薛琦叹了口气,但仍是拿起笔来记下。

    「做为经学大家郑玄之后,郑家也免不了要好好打理。」杜维说到这里,停下来等待薛琦的抄写。

    武后此时也插口说道:「两个崔家,势必要和其中一家谈看看的。」

    杜维一听,脸sè立刻塌了下来。

    「我知道博陵崔的事……如果你有本事,能把清河崔说服下来我也没意见。」武后知道杜维想到什么,笑吟吟的对他说道。

    「另外,六郎……还有一家你也可以试着争取。」薛琦突然想到了什么,脸sè变的有些古怪:「太原王家。」

    「我和王家又没有什么渊……咦?」杜维突然想到了王琇。

    「没错,王家近年颓势明显,你若主动示好,王家想必是不会拒绝的。」薛琦斩钉截铁的说道。

    「但是……琇儿的身分……」杜维想到王琇虽然出宫多年,但却因为担心连累而一直不敢与家人联络,这样要王家如何相信自己和王琇的关系?

    「王家族长是王琇叔父,头脑不好、但人品不差,你或许可以和他透露一些。」武后毫不客气的给出评价,让杜维稍微觉得有些尴尬;虽然第一次听到这人,但毕竟是王琇的长辈,那也是自己长辈了,听武后这样说实在有些刺耳。

    「我会问看看的。」杜维叹了口气,终究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天sè渐晚,几人也达成了共识,杜维没有多做停留,便起身告辞回府。

    「阿琦。」见杜维背影消失在殿门前,武后突然对薛琦笑道:「妳猜猜看,这小子能把差使办的得当?」

    「我不知道……」薛琦摇摇头。

    她对杜维的能力很有信心,但是……那是世家啊!那是巨大到令国家都为之忌惮的世家啊!

    「我倒觉得,他可以。」出乎意料的,武后冒出了这么一句:「我觉得他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