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五十六回 正戏开场

第一百五十六回 正戏开场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公元一九六三年,马丁路德˙金恩博士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尽管他未曾见到梦想的实现,但这演讲无疑给予追逐梦想的后人更多的勇气。

    公元一八六三年,亚伯拉罕˙林肯总统在盖兹堡一地发表了《盖兹堡演讲》,在内战带来的yīn霾之中,这份演讲就像冬rì的暖阳一样,给人们带来一丝期盼。

    公元一九四零年,温斯顿˙丘吉尔首相在德国即将逼近、zhèng fǔ仓促垮台的时候,迅速接过了沉重的担子,在下议院一席《我们将会作战,我们决不投降》的演说,迅速凝聚了全国上下的民心,并且艰难完成了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用九天的时间,把三十四万法**撤入英伦三岛,为将来的反击留下了希望的种子。

    这些都是演讲的力量。

    不过都和杜维没什么关系。

    尽管在准备这次朝议的时候,杜维也曾参考过这些演讲,从中汲取说词、语气、神态,以求今rì的朝议能够更有说服力。

    但他却忘了一件事:这是朝议,自己是小官,怎会有一群大人物乖乖站着听自己演讲的道理?

    再说了,就算武后独排众议,一上来就让杜维发言,杜维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做到多少,在场众人的阅历都在杜维之上,就算有什么手段心机,也不会是这些老狐狸的对手。

    「老苏,还不帮忙?」阎立本心急,杜维这才踏进了殿门,便已经急不可耐的催促着苏义;以他对苏义的了解,断然不会眼睁睁的见杜维受窘的。

    身为工部尚书、同时又兼领上书房大臣的阎立本,对于杜维有种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也有上级对下级的维护;再加上杜维文才虽然惊人,但却一直是低调不肯张扬,这让阎立本更加看重他的人品。

    因此,虽然不至于拼着身家xìng命去帮助杜维,但阎立本十分乐意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忙。

    「老尚书稍安勿躁。」

    「且看咱们安排。」

    王仁祈、崔知温一左一右,在阎立本身边出言宽慰。

    苏义眉头微微一皱,心里暗觉奇怪:这两人什么时后走在一起了?而且为什么要相助杜维?

    不同于苏义的细心,阎立本是个没什么城府的人,闻言便好奇的问道:「你们有什么安排?」

    「您说杜六最希望往哪儿去?」

    「那自然是户部了。」阎立本想也不想的回答。

    杜维身边亲近的人,或多或少的都参与了一些入股,就像阎立本投资了纸坊,听说那现在改名叫什么「京城纸业」,他是不大明白这些,只知道红利比以前长了一大截。

    其他如苏义、程务挺等人,同样是得到了不少利润,所以杜维善于经营的形象,可说是深深的根植在人们心中了。

    「说起来,卢承庆也该挪挪位子了吧?」

    在场众人都是人老成jīng的人物,就是对官途毫不在意的阎立本,也能模糊得猜出一些:想要动户部尚书,今天正是最好的时机!

    卢家眼下除了户部尚书一职,其余几乎没有一个能上台面的人,所以卢承庆虽然已经久居此位,早已到了外放的时候,却总是抱着这个位子不放,害怕自己一旦离了中枢,家族转眼便要陷入危机。

    也因为如此,即使卢承庆瞧不惯许敬宗等人的嘴脸,却仍然不得不迁就于他。说起来,这几人人品都不算太好,先是许敬宗,据说他为了政治资金,把女儿嫁给了一名富商;许圉师先投靠阎立本,后来见阎立本无甚进取之心,又转而靠向许敬宗;李义府更是劣迹班班、难以明说,连史书上都没有给他好评价。

    「唉,也是个为家族所累的可怜人。」王仁祈摇摇头,有些怜悯的看了卢承庆一眼。

    「六部尚书是吧?好像挺有意思呢。」崔知温瞇起了眼,难以看出他心里在盘算着什么主意。

    「那人叫做黑齿……但他牙齿怎么不见黑?」阎立本偷偷打了个呵欠,知道王、崔二人出手相助之后,他也放下了心、整个人一下子轻松下来。

    苏义却没有这些心思,只是担忧的看着杜维。

    虽然杜维神sè还算镇定,但苏义可不会肤浅到因此以为杜维并不紧张,只能祈求上天帮忙,许派的刁难不要太过分就好。

    只不过,此刻的杜维倒是真的不太紧张,还在脑袋里构思等一下的说词:

    「我有一个梦,希望百济小孩,和唐人小孩能够手牵着手,如同好友一般的玩耍嬉闹……」

    「十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打下了辽东郡……为了国家奉献自己的热血……」

    「我们将会作战!在辽东作战!在百济作战……我们不会投降!」

    光是想象在朝堂说出这些话的模样,杜维自己都被自己逗笑了,还好自制力惊人,只是脸上泛起一抹淡淡的笑容,看起来格外自信,也让一旁担心的人稍微放心了些。

    但黑齿常之可就没有这么轻松了:前些rì子,他才吃过一次河蟹,总不会才隔了这么短的时间,又要让自己再吞一次吧?

    怀着惴惴不安的情绪,黑齿常之忐忑不已的站到了自己的位置,额头微微见汗,一颗心七上八下、难以平静。

    大唐这回是动了真格,希望长久治理高句丽三国之地,黑齿常之对此并没有什么抵触,唯一顾虑的是大唐是否有容人之量?若有,则贡献己力于大唐;若无,也能在百济当一个富家翁。

    不过,从大唐今rì这样的举动看来,他们不但想要让自己归服,还想让自己成为一个典范,想要据此来影响藩属国的地方势力。

    黑齿常之素来以汉民自居,从小便熟习史记、汉书,对于归顺大唐其实还颇有几分心动,唯一顾虑的是:大唐究竟值不值得投靠?

    就好像后世足球员总想去皇马、巴萨那样的豪门,作为归服的藩属国,黑齿常之当然不会介意在大唐贡献己力,指挥一流的军队、装备一流的配备,享受一流的粮草调给、领着一流的粮饷赏赐……

    还有,如果可以的话,他更希望像汉书上的班超、霍去病一样,为了国家开疆辟土……如果在百济,他可没有这种条件。

    人们可能会觉得古怪,但在黑齿常之眼中,自己着汉服、说汉文、习汉字,怎么不是唐人?除非大唐失德,将自己往外推,那又另当别论了。

    简而言之,黑齿常之投靠大唐的理由,只会是因为自己的里想抱负,若是用金钱收买?那就是污辱他的人格!

    打定了主意,黑齿常之顿时神sè一整,已经没有初来之时的慌乱,只等唐人开出什么条件,自己再来随机应变。

    这一场小朝会一开始,立刻便直奔主题,让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地使臣上前。

    在礼部尚书的苍老嗓音中,宣布了大唐对于三地的赏赐,以及加强驻扎人员管理的保证,但赏赐内容却是出乎意料的少──黑齿常之甚至可以听见高句丽使臣轻轻的啧了一声。

    黑齿常之冷眼旁观,不屑的看着高句丽使臣:看起来,大唐赐给百济的「河蟹」已经被他们打听到了,也不想想他们怎么对待百济的,竟然还以为自己也能分一杯羹?

    那高句丽使臣虽然心中不愿,但也只能表达谢意,新罗的使臣、代表百济的黑齿常之也分别上前谢过大唐的恩惠。

    虽然心思各异,但表面上仍是一团和乐融融的景貌。

    苏义正觉得有些无聊,却听王仁祈呵呵一笑,崔知温说了一句:「来了!」

    「娘娘,臣有本奏。」一个御史大夫窜了出来。

    「说吧。」

    「臣要弹劾礼部尚书杨思敬误国!」

    那名御史板着一张脸,气势汹汹的指着杨思敬,厉声喝道:「我大唐立国以来,版图rì增、内附者在所多有,但何曾听过占领藩属之事?今高句丽三国jiān佞已去,正待国主从新主政,然我大唐今rì却囚其国主于长安、弃当地士人不用,专使我吏部新进官吏治之,长此以往,岂不是寒了藩属国们的心?」

    「周中丞的话,老夫不大明白。」

    杨思敬早有准备,从从容容的站在原地应答,摆明了不给那周御史面子。

    「昔rì有晏子使楚之事,今rì老朽方知不虚……若是认真弹劾本官,那老夫尚可自辩。不过,若仅是稚子无端揣想,老夫可没这等闲情回答!」

    一句话说完,就像在殿中投下了一枚炸弹,众人本来睡着的醒了、醒着的凝神专注、原来就专注的更是惊得差点掉下了下巴。

    古板、正直、甚至有些迂腐,但仍是公认老好人的杨思敬,竟然这样当面打起别人耳光了!

    苏义一愣,目光先看向了崔知温,却见他探头打量着卢承庆,先是愣了愣,细想之下更是越想越不明白。

    「御史中丞周观……他不是卢承庆的人吗?」苏义好奇的拉着王仁祈问道。

    「苏守仁且观其变……」王仁祈一脸看好戏的模样,嘴上含糊不清的回答道:「那是咱们安排……不过杨思敬却是他自己……」

    「杨思敬也想帮忙呢。」阎立本眼睛一亮,他不是从话语推断,而是见了杨思敬投向杜维的关心眼神。

    「你无礼!」周观果然大怒,对着杨思敬骂道。

    「你才无礼!」周观还待再说,却被一个更大的声音压了下去;只听那声音清亮悦耳,却又中气饱满,想来是个发号施令惯了的人。

    此人便是杜维。

    在军中历练的rì子,不单单只磨练了兵法武技,同时也养出了他的气势,还有带人的本领,此时洪亮又清晰的喊声,便是拜当时磨练所赐。

    他从周观弹劾杨思敬的时候,就已经提起了jīng神,把这些话一字不漏的听了进去,见到杨思敬迥异往常的发言,他便知道:老尚书这是在为自己做球呢!

    「朝鲜三国乃汉代旧地,至今仍以习汉字、识汉书为荣,当地土族虽然盘据高位,但仍得倚赖我唐人治理。」杜维慢条斯理的回答,不求气势磅礡,只求条理分明。

    「我大唐承袭中原政统,治理汉代旧地乃名正言顺之举,中丞此言不啻割地于外,其心可诛!」黑齿常之默默点了点头,杜维这句话说得还算实际。

    「竖子!你平什么和老夫说话?」

    「凭在下为从五品下的朝散大夫,此一职位乃前隋创之、大唐因之,历经高祖、太宗、高宗三帝,房、李诸公以降数十位相公,从未有过争论疑惑,周中丞可真是大才啊!」

    杜维这一番浅白又不怀好意的话,倒让周观清醒过来,马上意会到是怎么回事,当下便不理会杜维的陷阱,只是冷冷的回了一句。

    「无知童子竟可身居高位,何其悲哉?」

    十八岁的杜维,已经受封白居易五十四岁才得到的散衔,以穿越者的标准虽然太低,但在正常程序中却是高得吓人。

    「确实如此,但这还比不过堂堂言官的无端造谣……小子不才,但为防这等人窃居高位,只能勉力出仕了。」

    如果说,杜维前一句话还可以解释为过于激愤,那这一句话就是明摆着要接下这一阵了。

    「小子妄言!」出声的是兵部驾部司的郎中,他不是受了谁的要求,而是纯粹自个儿眼红;自从交通司成立后,分得油水是驾部司的百倍之多,但这本来应该是驾部司的业务,这让那名郎中气愤不已。

    不过大殿的气氛并没有被这么一个甘草人物影响,周观一脸戒备的看着杜维,他明白:今天如果要把杨思敬拖下马,就得先处理这个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