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六十七回 看相(下)

第一百六十七回 看相(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杜维觉得,自己好像经过了一个大唐版的全身健康检查。

    由孙思邈医师主持,配上两台全身断层扫描机器……或者说,是「全人生断层扫描机器」比较合理。

    根据这对师徒的说法,只要能掌握人们体内「气」的脉络,远的可以看到未来运势,近的可以看到健康状态,只是这项技能十分困难,算一算,当代能够「观气」的人也不过就那么三五位。

    巧合的是,这里刚好站着两个。

    经过一番详尽的检查,袁天罡师徒总算是稍微看出了一些端倪,并据此推出了两人的结论:

    虽然杜维的面相不算好,但凭借着后天努力,怀抱着人定胜天的信念、保持着超过旁人数倍的努力,持之以恒、不懈不怠,长久下来果然扭转了先天的不佳,硬是拼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虽然这个说法很是牵强,但袁天罡也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

    而李淳风也亲口证实:虽然杜维的气运飘渺难视,但仍然有他的脉络可循,依照李淳风自己的专业判断,杜维已经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什么意思?」杜维好奇的问道。

    「意思是你不用再靠下半身……」李淳风想也不想的回答。

    「总之不是坏事就是了。」袁天罡赶紧打断了徒儿未经大脑的发言,但一旁的孙思邈却凑趣般的插口:

    「淳风这么说倒也不是全无道理呢。」孙思邈笑道:「杜小兄这方面天赋异秉,若是……咳,也算是一展长才吧?」

    说罢,三个老头都是哈哈大笑,笑得杜维一脸尴尬,只想要夺门而出。还好几人还算厚道,只是稍微调笑了几句,便又回到了正题。

    「杜小兄,方才之言虽然大多只是说笑,但所谓『相由心生』,你的面相太过柔弱,老道可以猜出你xìng子中必有优柔寡断的一面,这一点还须留意才是。」袁天罡正sè说道。

    杜维认真的想了想,自己或许是真的太过心软,毕竟过去在大学的环境单纯、来到大唐也总有人替自己扛责任,仔细想想,他还真的没有办法做到「当断则断」的境界。

    以政治人物来形容的话,他或许比优柔寡断的宋襄公还要再更宋襄公一些。

    杜维谢过了袁天罡,为他的提醒报以诚挚的感激。

    「杜小兄,还有一件事需得注意。」李淳风突然开口说道。

    杜维表情顿时一僵,还好这一回李淳风没再说什么浑话,而是一脸正经的细细述说。

    「虽说您的气运时隐时现,但贫道仍是试着探见了些许片断……」说到这里,李淳风慎重其事的顿了顿,然后才正sè说道:「就贫道所见,在不久的将来,或许会有一个重大的转折。」

    「在下不明白……」

    「贫道也不明白。」李淳风摊开手掌,上头是几枚铜钱、显示他方才已经迅速卜了一卦:「所以,贫道方才得了几句谶语……来处来,去处去,虚实无定,醒梦由君……贫道言尽于此,剩下来就只能靠杜小兄自个努力了。」

    身为一个现代好青年,杜维对于命理其实一直是半信半疑的,来到古代之后,或许是由于现代逻辑训练带来的优越感,「信」的成份更少、「疑」的成份转多,即使对方是袁天罡、李淳风,杜维也只把他俩当作是忽悠大师而已。

    直到这一句话,杜维才收起了看好戏的心思,认真的聆听起李淳风的告诫之语。

    那句谶语暂且不管,但他说「重大的转折」,指得究竟是什么意思?

    「淳风何不再说得仔细些?」孙思邈心善,见杜维苦苦思索的模样,便好心催促李淳风解惑。

    出乎杜维的意料,李淳风没有卖关子,只是迟疑了片刻、语带保留的说道:「或许……事关国运。」

    或许是这话题太过沉重,众人一时都接不上话来,厅中霎时陷入了一片难堪的静默。

    ***

    「秦郎中,这里是来年的出版品审查结果……请您过目」

    年迈的老秦接过了年轻小吏奉上的文书,瞇着昏花的老眼、就着桌上的烛火细细观看,看那文件上头一排一排的、细小又琐碎的清单。

    「这……什么审查的,什么时候要交给侍郎?」

    「侍郎说要尽快,还得让尚书过目呢。」

    秦郎中点点头,继续埋首在那堆文件里头。

    基本上,这份清单已经是下面筛选过的结果,但多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让他仍习惯xìng的一笔一笔仔细核对,即使他其实不大明白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处。

    清单上总共有一百五十余笔资料,那是在该季向礼部出版司提出申请的出版作品,内容包括文字作品、戏曲作品等等。

    这个新部门、连同这项法案,是经过以武后为首的上书房议定,礼部尚书王仁祈主张全力cāo办的重点项目;尽管一些老人不能理解用意,但光是从中收取的审查费用,就让他们乐的合不拢嘴了,哪里还管得着什么用意?

    像礼部这样的清水衙门,难得有个油水部门出现,这让礼部士气大振,处理事情的效率也高了、新官上任的不安定感也消除了,从这点来看,出版司真可说是个一举数得的好政策、好部门。

    但是,据说户部对此不大满意,认为这应该是属于他们的业务,还好新任尚书崔知温压的住众人,才让反弹声音不至于失控。

    等到秦郎中看完了名单,时间已经过了午时了。

    秦郎中疲惫的揉揉眼睛,随口喊来方才的那名小吏:「赵三郎,这份名单拿去交给……」

    话没说完,却发现手上的名单不知道被谁抽起,秦郎中惊愕的转过头去,却发现抽走名单的人竟然是尚书王仁祈。

    「啊,王尚书?」秦郎中赶紧起身行礼。

    「呵呵,延年做事情就是稳妥,其他年轻人还得跟你学学啊。」王仁祈亲切的笑道。

    听到王仁祈的话,秦延年觉得胸间涌上一阵暖意:这位尚书不仅记得起自己的名字,还对自己的工作表现有印象,这让年岁已高、进取心也淡了的老秦,一下子觉得自己还不算老,还有余力想跟着王尚书一同前进。

    「尚书过誉了。」秦延年谦虚了几句,趁着脑袋里热劲未退,便再接再厉的对尚书提出了他的意见。

    「依下官来看,本季戏曲一类的审核数量有些过了,是不是可以先退回一些,留待下个季度再做处理?」

    如此一来,审核费又可以多赚一回了。

    王仁祈没有马上接过话,而是意味深长的看了秦延年一眼,看得他一阵心惊胆跳;不过转念一想,他也没有想要中饱私囊,纯粹是站在礼部的角度,想要为单位多争取一些利益,于是老秦也理直气壮的坦然面对王仁祈。

    「这些剧目你看过了吗?」王仁祈见秦延年没能理解,只能叹口气、无奈的问道。

    「看过了,连同说明的细项也……」秦延年隐约察觉到自己说的并不是尚书要的答案,着急的就想要辩解。

    王仁祈摇摇头,摆手止住了想要开口的秦延年。

    「趁着时候还早,延年不妨和老夫去一个地方看看。」

    面对上司的邀请,秦延年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两人出了礼部,招了两辆人力车,由王仁祈对车夫说了个地点,一声应诺,车子便摇摇晃晃的动了起来。

    这还是秦延年第一回坐人力车,只是还没来得及好好感受,车子便在大街上停了下来。

    「咱们换车吧。人力车只能在巷弄间行驶,上不了大街……」王仁祈下了车,回头付了车钱,又对秦延年笑道:「正好老夫没坐过公共马车,延年能否陪老夫尝尝鲜?」

    秦延年当然没有二话,两人走到了站牌处,搭上了正好停站的马车,两个老头好奇又兴奋的上了车,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挺宽敞的嘛?」

    「尚书说得是。」

    王仁祈瞥了眼战战兢兢的秦延年,低声笑道:「放轻松些……虽然是公出,但毕竟人在外头,不必如此拘束。」

    「是。」秦延年恭敬应道,尽管他怎么看都不觉得这是公出。

    车子晃晃悠悠的前进,秦延年也从最初的紧张放松下来,开始四处张望、打量起车内众人。

    这个时候的乘客大多是老人,也有少部分商人,像他俩这样的文士并不多见,即使是有,也多是准备考试的士子,在荥阳会馆一站下了一批之后,车子便显得有些空荡。

    「喂,瞧什么瞧?」一声中气十足的大喝,把正想得出神的秦延年吓了一跳,只听他又接着喝道:「瞧你官身打扮,怎么这个时候还在外头?」

    「这……」秦延年没什么应变之才,遇上了那老汉的指责,立刻便慌了手脚。

    只听那老人还不放过,又是一声高喝:「车夫快停车,让老夫把这两人送去刑部问讯!」

    此时的车上只有寥寥数人,扣除赶车的车夫、保安的车掌,也只有王仁祈三人。

    「这、这个,我们……」

    有别于秦延年支支吾吾的应对,王仁祈却只是懒洋洋的应了一声。

    「老程啊,你果然还是没变呢。」

    「什么老程?你这厮……」

    见那老程还要说话,王仁祈还没有响应,车掌已经苦笑着上前劝道:「程老将军,请别让咱们为难啊。」

    「你认得我?」老程好奇的问道。

    「车行里都是退役的弟兄,在下有幸,曾在太宗亲征辽东一役见过将军。」车夫压低声音,但语调却是压抑不住的兴奋颤抖。

    「这也正常,谁不认识混世魔王呢?」王仁祈哈哈大笑。

    这位老人正是程知节,也就是演义说的混世魔王程咬金。

    「仁祈好兴致,怎么大白天的竟然出外乱晃?今rì又不是旬休。」

    「咱们这是公出呢。」王仁祈嘿嘿笑道:「别忘了出版司,咱们这就是来事先探查的。」

    「探查?」程知节鄙夷的哼道:「说这么好听,还不是要去看那什么试演。」

    「新戏试演啊……」王仁祈没有否认,反而悠悠的感慨起来:「这不是挺令人期待吗?」

    「这么说也是……」程知节没有否认。

    此时马车正好到了站,在东市外头停了下来,马夫躬身亲送几人走下马车,才行礼告辞、赶着马车回头。

    或许是下了马车、也或许是程知节的出现,秦延年像是想起了身分差距,只敢落在两人之后,耳边听着两人随意闲谈。

    「话说回来,小六这回的戏,又是想要倡导什么了?」程知节见王仁祈迟疑,忍不住笑骂道:「这可不是什么机密,我问小六一样问得出来,问你也只是嫌麻烦罢了。」

    王仁祈想想也是,苦笑着应道:「大概是『巡检』之制吧?」

    「听起来就无趣。」程知节一听,整个兴奋的劲头一下子垮了下来,无奈叹道:「还是战争的题材吸引人……就像前一回那『雷恩传』。」

    雷恩传,内容叙述一个叫做雷恩的士兵,他的五位兄长都在朝鲜战争之中丧生,消息传回兵部,当尚书大人发现雷家仅存他一名独子时,立刻果断的下令:让救援部队将雷恩抢救出来。

    不用怀疑,这是杜维写的剧本,参考自《抢救雷恩大兵》。

    「这一回是什么样的内容呢?」程知节好像兴致勃勃,仍是拉着王仁祈不断的谈话。

    「延年来说吧。」王仁祈也只是匆匆一瞥,于是便把问题抛给了经手的秦延年。

    「是。故事是一位女子,受了冤屈,竟然被贪官处斩……最终是巡检到了当地,问明了案情,才让冤情得以平反。」

    「听起来真无聊。」程知节打了个呵欠。

    「但唱词很是不错的。」秦延年小声的辩驳。

    「你说,那剧名叫做什么?」程知节也不以为意,只是随口问道。

    「嗯,好像……好像叫做……好像叫做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