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零七回 收官(上)

第一百零七回 收官(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显庆七年,苏定方、王玄策使铁勒,沟通拔野古、浑部、思结诸部,约誓定盟,共击西北……越明年,破薛延陀、逐回纥,更趋突厥于狼山之外……」~《唐书˙王玄策列传》

    无论是历史的记载、还是市井民众的传闻,发生在显庆七年的这一系列讨伐铁勒的战役,却像是从未发生过一样。

    人们只知道,前些rì子一个叫做拔野古的小氏族,在北方被其他邻居欺负的挺惨,惨到连家业都快被吞掉了,所以特别来请求大唐这位老大哥的帮助,而老大哥也讲义气,二话不说的派人过去修理那群坏邻居。

    只是大唐顾忌身分,有些事情只能做不能说,就算是要去为拔野古解围,也只能换一种方式,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王玄策、苏定方的出使。

    本来此行该由王玄策担纲,但出于未雨绸缪的打算,他将正使的名头让出,拉了苏定方进来,就是为了不时之需,而这一步棋确实也达到了功效。

    「老王啊……」软榻之上,躺着一个全身绷带的男子,只见他一派优闲的躺在榻上,嘴里放肆的对一旁的将军说道:「我觉得我已经没事了,是不是可以下来走走?」

    「你问问严萱去吧。」王玄策眼皮抬也不抬,不知是第几回用这个答案堵住杜维的嘴了。

    杜维百无聊赖的看着天花板发呆,此时所有战事都已结束,照理来说应该没什么好烦心的了,但在安北都护府中,除了苏定方回长安交差,侯英、秦英两人却都各自有任务在身。

    秦英领着名义上的其他使节、实际上的参军出外打猎郊游,侯英带着满满的杀气,还有孟广一干人等,准备来为国除害一番。

    「经查,崔家商队确曾与敌往来,暗助粮饷、泄我行踪,罪证确凿!」王玄策掏出一迭薛延陀可汗供称的证据,冷声说道:「不仅如此,许多军府武器、盔甲、甚至是弓箭,都是经由崔家送来北方的……」

    「将军……」秦英担心的打断了王玄策,一脸苦笑的说道:「您这可是捅了蜂窝啊……这件事情真要追查,只怕朝堂之上亦要为之翻覆……」

    「我可没这样说。」王玄策打从心里对这些人感到不齿,神sè间自然便显得严峻:「这是不必送上朝堂,咱们自己就能处理。」

    秦英跟在王玄策身边久了,怎会不明白他心里所想?只是顾虑到这事牵连重大,让他不得不慎重思考。

    「将军……依在下之见,这事还是先通报宫内吧。」秦英这么劝道:「或者,先请拔野古可汗将人控制住,咱们就不必出面了。」

    「这也是稳妥之见。」王玄策平静的表情看不出喜怒,只是淡淡点了点头,不轻不重的说了一句:「但秦老将军可不是这样教我的。」

    秦英一听,也只能面露苦笑,默默退了回去;王玄策谁不好提,偏偏说起了老将军秦琼,也就是秦英之父。

    身为大唐一代名将,秦琼在外征战的时间,肯定比在家的时间长,王玄策身为外人,接触秦琼的机会反倒比秦英还多;也因为秦琼曾提携过王玄策,有了这一层恩情在,几位老将才放心的把秦英放在王玄策这个死神身边。

    「侯校尉,妳怎么看?」王玄策没有理会秦英,把矛头指向了一旁侯英。

    「卑职领命!」侯英想也不想,二话不说的大声应道。

    「知道该怎么做吗?」王玄策或许是见到有人响应,语调也略为提高了些。

    「杀!」侯英狠狠说道:「一个也不留。」

    「没错!」王玄策一拍桌子,再也压抑不住情绪,大声吼道:「去把他们全都宰了,一个也不准留!」若不是顾忌到一旁人多,只怕他什么难听话都吼了出来。

    他心中一直被那份「恩情」压着,处处想着要报恩,但偏偏对方jīng明狡猾,猜道了王玄策心思,却故意迟迟不肯说出,又三不五时拿来撩拨,让王玄策虽然聪明,仍被绕进了这个死胡同里:这份恩情不还,好像自己永远矮了对方一截似的。

    经过苏定方的提点,王玄策才猛然惊觉,他表现的一点也不像平时的自己,竟然被小人牵着鼻子走;救命之恩虽然不假,但那是对方出自商人考虑所做出的赌博,里头绝对没有多少诚心。

    「要报恩是吧?」王玄策此时醒觉,心中大为愤慨,恨不得马上让崔家领教大唐第一狠人的厉害。

    「来年在你坟头多上几柱香,这就是老子的报恩!」

    侯英领命便去,为求保险,还带上了孟广等人,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寻到了商队,砍瓜切菜般的,没三两下便将场面清理干净,只是在人群之中,却没有王玄策描述的白发老人。

    王玄策听到回复,只是沉吟了片刻、摇摇头,叹道:「做的很好,可以下去了。」

    见侯英转身离去,王玄策却唤来了秦英,对他仔细吩咐:「你传我号令,派出探子,五人一队,盯好每一条主要的商道。」

    秦英虽然不解,但仍是顺从的领命,微一躬身、抱拳称喏,等待王玄策的解释。

    「我前rì送信回去,杜维重伤、生死不明的消息,现在肯定已经传遍长安。而崔家在北漠的人,也就只有那老贼了,咱们只要盯好商道,必定能够等到崔家来信,好让那老贼探查个仔细!」

    「怪不得你要这么写!」杜维恍然大悟,这几天他一直待在王玄策这里下棋,顺道享受高级干部的待遇。

    王玄策横了杜维一眼,却没接话,回头又吩咐道:「人手若够,不妨多盯住几支商队,这老贼狡诈不已,说不定会用上什么鬼计策。」

    「可是……」等到王玄策说完,秦英才敢开口问道:「崔家这回让咱们摘了一支商队,似乎已有退让之意……」

    「退让?」王玄策轻蔑的笑道:「他这是想让杜小子消气!」回头看了眼倒卧软榻、懒散至极的杜维,没好气的说道:「他们回头必定要拉拢这小子……除非这小子不识相,他们才会再下狠手。」

    杜维一听,顿时收起懒散的神情,正sè说道:「我读了家中来信,说是已经挡下崔家几回送礼了。理由什么都有,有贺我纳妾、向我求画……唉,总之是挺烦人的。」

    「挡下?」王玄策奇道:「谁有能耐敢挡崔家?」

    「我的邻居。」杜维搔搔头,不好意思的说道。

    自从那场梦境之后,杜维对韩国夫人感觉越发微妙;加上这回读了她的一封来信,内容让他苦思许久,却始终不得其解。

    那是武后召见王琇那rì,杨华想对杜维提醒的讯息,王琇想了半天弄不明白,只好请了韩国夫人一同参详。

    「杨华有好友博陵先生……欣赏我的画作?而且这人还是个粗人,行事没有顾忌……?」杜维最初拿到时,其实也并不清楚杨华的意思,一直到后面提到的两张图画,杜维才隐约猜出了一丝端倪。

    『行舟渭水夜泊河阳图』和『游高陵山望远图』,杜维当然没有这两张画作,但对这两处地名却并不陌生。

    先说『行舟渭水夜泊河阳图』,当初由杜维「略述浅见」,几位不认识的长官「不辞辛劳」建造的船只,便是停靠在河阳的船场;杜维猜测,杨华的意思大概有几种:第一,可能是有人盯上他设计的船只……但说到船只,自然会想到右手边的几位邻居了。

    「这岂不是要逼我再次的铁血一把吗?」杜维暗暗皱眉,好在这个可能有些低微。

    第二种可能,行舟渭水、夜泊河阳,正好是他上次江南平叛前的路径;杨华或许是暗示杜维,前回的刁难是有人刻意为之。

    但凶手是谁?

    再看『游高陵山望远图』,高陵山是农业计划所在地,杜维把自己学到的农业基础,经过筛选之后提供出来,促使苏义力主实行的计划。看苏义一头热的样子,常常让杜维几乎忘了,一开始还是自己提出概念的。

    农业计划碍到了谁?只怕这就是杨华要提醒自己的事情了。

    清仗田地、遏止兼并,这是农业计划后段准备要实行的重点,难道就是这一点,引来了某些世家的关注?

    「博陵先生……博陵……」杜维反复咀嚼着这个词,却始终不明所以,一直到此时听王玄策说起崔家之事,才赫然惊觉。

    「博陵崔!是博陵崔家!」杜维惊起一身冷汗,唐初议定氏族志时,崔家还一度压过了天子,即使太宗震怒、让作者吃了河蟹,崔家也仍在第三名的位置,可见其声势之大!

    「这下你知道恐怖了吗?」王玄策有些幸灾乐祸的说道。

    杜维苦笑着点点头,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该要说什么好。

    「你也不必太过惊慌。」王玄策见杜维是真被吓到,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能劝解道:「别忘了,你宫内有人呢……不说宫里,宫外司农寺、工部都站在你这里,军系又有几位老将军护着……」

    提起老将军,杜维心下却是一黯,想起苏定方在回长安前,没有多和自己说一句话,显然是自己的表现让他失望了。

    「这确实是你的错。」王玄策是何等jīng明的人,见杜维表情黯淡,立刻便猜了出来:「苏老将军气你是有原因的。」

    杜维无力的抬头看向王玄策,想要听听他的说法。

    「一个武将不能用刀来保护自己,反而想着去保护那刀……别这样看我。」王玄策不理会杜维备受打击的模样,哼了一声:「我不管那把刀有多重要,我只知道,能让武将置于xìng命之前的事并不少,但绝对不包括这些。也许这么说有些难听,但是……」

    王玄策看着杜维,一字一句的说道:「你没资格当一个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