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四十四回 战事的前奏

第一百四十四回 战事的前奏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碰」的一声,一艘船舰挨了一记石弹,在左舷上开了一个骇人的大洞,船身开始不受控制的往左倾斜。

    「浅野大人!」小兵惊慌的跑上前来,着急的喊道:「船身破洞了!这样下去,恐怕捱不到回程啊!」

    「废话!」浅野一声大吼,劈头就是一阵痛骂:「你当我没有眼睛吗?不想法子,在这边净说些废话!破洞?瞎子都看得出来!」

    虽然愤怒,但浅野仍在拼命的绞尽脑汁,要为自己找一条生路,不是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身上背负的使命。

    一定要撑到新罗!

    那是上毛野将军交代的任务,目地是为了让新罗、高句丽从陆路给予唐军压力,不然倭国始终无法突破唐军对海陆的封锁。

    倭国向唐国商人购买的船舰中,已经折损了大半,余下的部分只能暂时保留,留到之后与唐军的决一死战。

    正因为如此,倭国眼下并没有轻启战端的余地,只能试着与高句丽、新罗连系,合三国之力同时进攻,这样才勉强还有一搏之力。

    但问题来了,要如何突破封锁,成功到达新罗?

    这并不是游泳能到的距离,小船无法承受风浪,但稍大一点的船只,又可能被唐军拦截。

    浅野这次搭乘的是仿唐军的快船,速度虽然快,但唐军阵中快船更多,速度更快,浅野虽然一度冲出了封锁线,但对方追上来的速度更快,只扔了几个石弹,自己这艘船眼见就撑不下去了。

    眼看左舷已经开始进水,浅野在这时候下了一个决定。

    「对着唐军主舰,全速冲撞!」

    抱着这样悲壮的情绪,倭国船舰全力往唐军主舰撞去,不过才稍一接触,这艘船便散了架,带着满怀悲壮的堕入海底。

    「哼,闹剧。」领军的唐军将领只是个小校尉,他不屑的看了一眼沉入海底的船舰,大手一挥,下令回军。

    在此同时,位于百济的唐军,却正遭受高句丽的猛烈攻击。

    虽然在北境被唐军大举攻略,大半领地多已被唐军攻下,高句丽的基础却仍未动摇,损失也还只局限在北方的一些小城市,战略重地如新城等地,都还在掌握之中。

    和大唐一样,高句丽的权力被掌握在数个大家族的手上,唐军在北边打的再欢,南边的家族依然是不痛不痒,甚至还对此感到有些幸灾乐祸。

    这可不是主政者愿意看到的景象,所以还是得做出适当的响应:既然北面战场讨不了好,高句丽只好向南边进攻,而且是拼了命似的进攻,不管是百济还是唐军,遇上了一定都是一阵狠打。

    唐军对此的应对却是不闻不问,前线的部队一再避让,甚至是不客气的进到了新罗领地,在那里窜来窜去的,让高句丽追不胜追,只得不断的深入新罗,一面打唐军、一面占地盘,一时间看起来希望无穷。

    截至六月,高句丽在北线战场,已经抱着死守天险──鸭绿江到底的决心,只是和唐军一昧周旋,不让唐军有过河的机会,但也不管唐军在对岸做了什么。

    不过在南面,高句丽靠着优势的军力和熟悉的地形,倒是占了不少城池,让唐军只能避其锋芒,不敢和高句丽有实质接触。

    在南北两线同时面临威胁的情况,渊盖苏文召集了大小军官、连络了周边部落,来一场研拟战情的会议。

    「李绩为人谨慎,往往谋定而后动,但是数十万大军若要渡河,事前必定可以见到端倪……」

    太宗的老对手渊盖苏文这么分析,曾经数度及退中原军队的他,是高句丽全国上下的jīng神支柱,高句丽的南面战线,也是由于他的判断才有今rì的优势。

    「唐军若无李世民、李靖一类的统帅,就只是群没有主人的狗罢了!」

    渊盖苏文在朝议上这么狂妄的说着,看来上一回的「庞孝泰事件」,着实给了他不小的信心。

    由于薛延陀为首的铁勒人反叛,唐军临时从东线抽调出契必荷力、萧嗣业等军力,导致东线战力失衡,加上连络失当,沃沮道行军总管庞孝泰连同十三个儿子,同时在战场上壮烈捐躯。

    在此时的大唐,这件事是不可提起的话题,每回只要一提起这事,几位经历过的将军们,总是气得目疵yù裂,一副恨不得生吞了高句丽似的。

    不过,此时的高句丽可说是志得意满、信心爆棚,只差没有考虑办个庆功宴,讨论该怎么处理唐军,藉此来个分赃──唐军的配备,恐怕是当时世上最好的吧?自己当然不能错过了。

    「纵观唐军先前所有的行动,都是从海上发起……这一次他们也在海上布置出全力以赴的模样,但这只不过是唐军的计谋!」

    「他们想要藉由我们分心的机会,一举渡江发起攻击。」

    「所谓分心,就是牵制住咱们的注意力!」

    「牵引咱们的部队有三:一为原在新罗、现属百济的驻军,一为海上的程名振军,一为在熊津登陆的刘仁轨军。」

    渊盖苏文主持了这场战情分析大会,其实就只有自己的发言,不过众人却是听得津津有味,觉得战情十分乐观。

    「将军,请问咱们真的只需追击,不必采取任何行动吗?」一个年轻小将起身,疑惑的对渊盖苏文问道。

    「只有一点要注意:不要让他们往北接应江边唐军!除此之外,只要追击便是。」

    小将默默领命,乖乖坐了下来,听渊盖苏文又说了一阵,这才宣告结束这一场战前会议。

    相对于高句丽,唐军却是一反常态的安静。

    陆路战线的李绩,一开始虽然采取猛烈的进攻,但却在鸭绿江前停下脚步,数十万的大军停在原地,好像在等待什么行动。

    海路的程知节,则是卯起来和倭国做对,除了专心将倭国与朝鲜之间的航道封锁以外,其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整个半岛上,除了驻军仍在辛苦奋战之外,其他方面竟是出人意料的平静。

    相对战场的平静,长安城里却像炸了锅一样,许多人开始责怪、开始弹劾,甚至有的将矛头直指武后,要求武后对此负责。

    杜维冷眼旁观,看着这群小丑的作态,心里觉得恶心至极;这一波弹劾风cháo,就连他自己也受了波及,同样有着不少弹劾。

    他也曾担心武后的想法,生怕武后受了影响,想要插手前线的人事,所幸这样的情形没有发生。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武后不以为意的说道:「我若决定将战事交给李绩、程知节、任雅相等人,就断然没有中途收回的道理。」

    正当杜维佩服不已、暗自称赞的同时,武后却表情一塌,趁着殿内无人,小声问道:「你……是怎么看的?」

    「我当然相信李将军了!」

    「不是问这个……我是说,你觉得李绩他们这些rì子,究竟是在做什么?节节败退可不像是他们的作风啊!」

    武后虽然多智,但也没有妖孽到什么事情都能jīng通,就算她已经为朝鲜之战下了不少工夫,但仍是不能理解将领们的想法,更何况是历史有名的神人李绩?

    「娘娘且宽心吧。我虽然不知将军的用意,但我相信将军的为人。倘若他此仗没有把握,决计不会将此事答应下来的……况且,此时的辽东聚集了我大唐大将数十,人人都有独领一军的能力,娘娘可曾听闻他们传讯回来?」

    武后本来也就只是在抱怨,听杜维这么说,心情也逐渐放松下来,笑道:「还是你的话中听,如果……」

    说到一半,武后摀住了自己的嘴,好像又觉得突兀,便赶紧放下手、慌忙笑道:「没什么!」

    如果,你能陪在我身边就好了……武后本来打算这么说。

    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话到一半便打住,显得十分古怪,大大的异于平常的自己。

    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过是对近臣的一些鼓励罢了,根本不需要往他处想,这句话根本没有什么歧意啊!

    只是,这些话连自己也骗不过。

    自从杜维提出调职,武后看待杜维的眼光又有了些改变:

    原先的杜维安份守己、认真尽责,交代的事必定做到完美,没交代的事也能有基本的了解,不抱怨、不偷懒、不出恶言、不求升职……

    简直就是完美的公务员。

    但或许因为如此,武后时常忘记杜维的存在,虽然许多事情都有他的影子,但总要等到论功行赏后,才又想起自己忘记了杜维。

    这就好像戏演得好,人们夸的都是台上的角,鲜少有人懂得称赞躲在幕后的人员。

    但戏台后面待久了,总是想要上台看看吧?

    武后如今有种微妙的感觉:过去还不觉得怎么样,但如今仔细想想,有杜维在背后替自己出主意、试水温,让她少走了不少的弯路,省下的功夫简直难以估计。

    如果杜维浮上台面,当然,杜维身上仍然有着自己一派的烙印,想必也仍是愿意替自己想些法子,但是……

    但是,一切都不一样了。

    武后轻咬贝齿,心中有种不甘心的感觉:当时为什么没有注意到呢?杜维的任劳任怨,替自己挡下了多少麻烦?

    农业计划整合了苏义一派的支持,对这批仍把百姓放在心里的官员来说,武后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还有合理范围内最大的权力。

    下级官员的重视也是从杜维开始,当初将武氏子弟分派为下级官吏,如今已经初步收到了成效,最为杰出的几人已经浮上了台面。

    本来,武后想要用强硬手段处理世家问题,但杜维靠着高超手段,一举得到来自世家强而有力的支持。

    最重要的一件事,如今顺利运作的上书房,当初也是由杜维所建议的,从一开始被众人讥笑,到现在强势的存在于中枢系统。

    杜维做了太多事情了,多到自己有些几乎已经快要忘记……

    武后长吁了一口气,胸间的郁闷却没有少到哪里。

    她其实也明白自己的心事:

    杜维升职并不是什么值得害怕的事情,她害怕的是即将到来的「未知」。

    尽管她习惯面对未知的敌人、处理未知的麻烦……但是在面对两人关系的这一份「未知」时,武后仍然感到了没来由的恐惧。

    武后对于两人现在的距离感到十分安心──杜维对她来说又是近臣、又是好友,是她少有的几个能够沟通的人之一;如果这一份关系被破坏了,那……

    「那样就太可惜了。」武后心里这么想:「但愿一切都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