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五十二回 朝堂(上)

第一百五十二回 朝堂(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唐军获胜的消息,就好像一阵疾风一样,很快的传透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那名马奴……他本来只是马奴,但因为这次送信有功,已经被追封为上牧监主簿、飞骑尉。

    若不是怕朝臣反对,只怕追封的品级还会提高不少。

    武后只差一点,就只差一点点,就要派人去辽东把李绩等人带回来问罪了,到时候得罪了老军系不说,就算获利那方也不见得讨好到哪里。

    虽然杜维也曾劝阻,但朝臣施加的压力,却逼得武后不得不选择让步,最后还勒令杜维在家闭门思过。

    「反正王琇的身孕已经六、七月了,放他一假正好让他陪伴王琇吧?」

    不管这句话中有几分真心,杜维还是很承这一份情,不只是因为王琇,还因为韩国夫人同样也有了身孕。

    这些rì子以来,杜维一直沉浸在这种温馨的家里气氛中,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只有武顺也比照王琇的做法,将房事列为禁止事项了。

    「六郎若是有意……小荷可是等您很久了呢!」

    不论是王琇还是武顺,近rì都不断的明示、暗示杜维,年届十八的小荷已经成熟了,在大唐的标准中根本是熟透了,杜维若是再不摘取,岂不是耽误了小荷的青。

    杜维还没说什么,小荷却严肃的跑了过来,长谈了许久,但话里却只有一个意思。

    「小荷说她要等小桃。」隔天,武顺、王琇两人仍在劝说,杜维只能无奈的把这个答案转告。

    「也对,小桃的年纪也不小了。」

    「不错,十六岁也是嫁人的年纪了。」

    杜维摇了摇头,不是因为他下不了手,是因为小桃也有自己的理由。

    「小桃要等润儿?」这回惊叹的却是王瑜。

    这个问题若是问了王琇,王琇必定不会瞒着武顺,杜维不敢去想象这种事情发生,只好跑来问王瑜。

    想不到王瑜却是个没心没肺的,面对杜维的苦恼,她喀喀娇笑、拍手说道:「不错啊,总不能什么好处都让你占了!」

    杜维只能暂时把事情放在一边,专心研究自己接下来的规画……

    得到了武后的承诺,杜维几乎确定快要获得升职;他知道,这一次的升官不比以往,这代表他将要跃上台前,独自去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这代表他必须要承受针对自己的风波、必须要能够将家人护持在自己的羽翼下。

    这也代表他有机会被记载在史书里头。

    ***

    战争结束了,杜维的假期正好也画上了句点。

    「那马奴……飞骑尉的事,还真是个好材料呢!」

    「不知道娘娘打算怎么运用?」

    在大殿里,武后看着红光满面、jīng神焕发的杜维,存心替他找点事做;自己先前嫌他烦,放他一个长假,没想到他不但没有反省,反而还心安理得的休养生息。对比武后近rì的憔悴,要她怎能轻易放过杜维?

    「你看着办。」武后双手一摊,把这个问题丢回给杜维。

    杜维不但不以为意,反而有些跃跃yù试:他早就想要cāo控舆论了!

    「那微臣就回去写个条陈了。」

    武后一愣,随即是一阵苦笑:她果然还是看不透这人啊。

    有时觉得他认真,但偷懒起来却是令人发指;有时觉得他散漫,但处理事情却是明快果断。

    不过就是这么一下子,杜维已经在脑中安排要怎么运作这件事了……事实证明,杜维没有给穿越者丢脸。

    首先,杜维问到了这位马奴不是名字的名字:「k?le」

    根据铁勒朋友的解释,这是铁勒语「奴隶」的意思,音近「库雷」;至于他的姓氏,杜维则选用了「马」,成了马库雷这个名字。

    「听起来很会踢足球呢。」

    杜维一面这么想,一面把奏折交了出去。

    在此之前,封赏诏书上是用「契必氏」来代替马奴的名字,也有一派骄傲的唐人觉得,用「马奴」二字就可以了,引起外族将领的一致挞伐。

    杜维倒不觉得如何:不是有个打篮球的阿根廷人,也正好叫做马奴吗?

    总之,这些纷争都只是过眼烟云,杜维没有被影响,他只需要武后对这件事的看法──老板的立场,就是自己的立场。

    「这名字挺拗口的,而且「奴隶」这个意思也难听,不如就换一个名字吧?」

    见武后这么说,杜维没有意见,只是洗耳恭听。

    「我听说,这人的家族先被薛延陀所灭,所以成了马奴……后来契必荷力打退了薛延陀,这人便投进老荷力的帐下,还曾参加过上回的北征。」

    武后闭目思索一阵,很快便有了灵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如就赐他这个『德』字吧!」

    「嗯……马德这名字倒也好听……」杜维念着念着,突然睁大眼睛,脸上浮现一抹怪异的微笑。

    「怎么?」武后jǐng觉的看着杜维。

    「我有个主意。」杜维微微一躬身,掩盖了脸上的表情,嘴里平静的说道:「马奴……马德最后倒在政道坊之侧,也是在那里说出了唐军大捷的消息,所以,不如把那儿改名叫『马德里』……不对,是『马德坊』吧?」

    「这样不会太过了?」武后皱眉问道。

    「岂不闻千金买马骨?」杜维早已练出了满肚子的理由。

    武后仔细想想,杜维说的也没错;今天她以一介马奴的名称来命名里坊,势必会遭到一些人的反弹,但有更多的人会认为自己也有机会,而对这项措施拍手叫好。

    武后心里还这么盘算:如果能把这个做法扩大,把周遭一些里坊全都冠上功臣之名,不知道可以拉拢多少人心?

    在杜维的倡议下,不只是把道政坊更名为马德坊,由于马德没有家人,便将他的抚恤全都用于义学,藉以帮助该坊里的清寒学子,得到了不少士林中的赞誉。

    这些宣传手法对杜维来说并不困难,但正是因为如此,杜维一直没有把这件事情看待的太过认真,而是从较为功利的角度来思考;就某种程度来说,杜维还是受到了武后的影响。

    一直到后续的消息陆续传来。

    马德原先骑着的马匹,因为力尽而留在中途的驿站,在他的交代之下,驿站派人把牠送回辽东,等待马德回去复命。

    但在马德过世的那一天,那匹马不知道怎么回事,在马厩里焦急不安的团团转,驿站的马夫上前试着让牠安静下来,结果反而让牠更是激动。

    当天下午,马夫发现那匹马儿死在马厩里头,死前面朝西方,一蹄还攀在栏杆之上……当地的驿丞大为感动,特别奏请地方长官表扬这件事,就这么一层一层的往上奏请,到了朝堂之上,就连武后和杜维都不禁为之感叹。

    在商议之后,众人议定将马德和他的马匹一同送回家乡,以五品官员之礼下葬,并令当地主官作赋颂之。

    只不过,没有人知道马德出生在哪里。

    钦差到了安北都护府,和那里驻扎的唐军、铁勒人商议过后,决定就近安葬在安东都护府旁,一个没有名字的小地方。

    由于这一段故事的关系,人们开始称呼这个地方为「宝马」,很多很多年以后,这里成了汽车重镇,以「宝马汽车」这个品牌扬名世界……

    ***

    承德三年,李绩、任雅相班师回朝,带回了俘虏的高句丽国主、还有投降的新罗、百济国主,在太庙进行了献俘仪式,而这也是杜维在礼部负责的最后一个差使。

    在象征xìng的仪式之后,李绩又匆匆赶回辽东,来处理如改制、清洗等后续的麻烦事。

    毕竟曾经身为宰相,李绩论起行政能力也是个牛人,当下便带着几位帮手、还有吏部指派的官吏,浩浩荡荡的准备去闯一番事业。

    对此,有许多官员感到忌惮不已:李绩重兵在握,如今又职掌行政大权,所处的地方更是天高皇帝远,如果起了什么异心,那可是比高句丽恐怖百倍的威胁。

    但杜维却注意到,李绩带去的小吏,大多都是她多年前所提拔,许多虽然不姓武,却都是武家旁系的亲族;看样子,武后没有想要放弃东北这一块大饼,李绩恐怕也只是武后的幌子罢了。

    李绩凯旋归来一事,只是承德三年的一小段插曲。

    这段时间发生了许多事:

    北地筑城的事情告吹,取而代之的是安北都护府的扩建,尽管扩建还没有进行,但大唐和铁勒的商业活动,已经热热闹闹的展开了。

    吐谷浑正式请求去国号、并入大唐,来抵抗吐蕃人的侵略,唐军顺应请求,派出了薛礼、郑仁泰坐镇,同时中断往来吐蕃的贸易,驻扎京中的使者一律逐回,摆明一副撕破脸的样子,但吐蕃人反而不敢造次,到现在都还在试着向大唐求情。

    倭国被封锁了将近一年,岛上乱成了一团,逼不得已派出了使团,在损失十来艘船舰之后,总算是见到了唐军指挥的刘仁轨,得到了去长安的机会,但机会毕竟只是机会,什么时后才能实现,就只能看刘仁轨的心情了。

    杜维则是离开了礼部,目前靠着一个朝散大夫的封衔,勉强在朝会里占一个位置,不用想也知道,这必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但最让杜维担心的,还是程名振的身体更加的虚弱了。

    在李绩的建议下,程名振本来已经要回到长安养病,但是却因为一件突如其来的事,导致程名振暂时无法回归。

    高句丽发生了动乱!

    规模虽然不大,但李绩不敢掉以轻心,因为争执的双方都是边境民族;一边是李谨行的靺鞨人、一边是黑齿常之的百济人。

    这件事李绩不想介入,就把两人送回长安、留待圣裁。

    差不多在同一时间,杜维也得到了武后的授意,要他在朝会上「好好表现」。

    杜维看得出来,这一年许敬宗的势力大增,许多失意的世家、攀附权贵的外族,全部投向了他的阵营。

    自己的转职受阻,十之仈jiǔ也是许派在从中作梗吧?

    杜维一面这么想,一面整理自己的衣冠;朝会这天,他起得特别早,又不愿吵醒王琇等人,只好久违的自己打理衣装。

    「许敬宗啊……?」杜维试着翻阅回忆,却发现自己对他实在不熟,但是不论如何,自己都不会放他好过的。

    因为薛琦前些时候偷偷派人传来的讯息:「博陵崔家私贩武器于外族,许敬宗包庇之。」

    「为什么要这么偷偷摸摸的?」杜维当时不解的问道:「难道有什么隐情吗?」

    送信的是熟人严萱,只见她一脸苦笑。

    「六郎有所不知,太后派去办理此案的三人,全部都已遭不测……」

    杜维没有说话,只是心里已然有了打算。

    「许敬宗是吗……?」杜维掀开马车帘幕,冷冷的看着中书省的方向,内心隐隐有股澎湃的战意:

    「看来,今天免不了要交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