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 天授大唐 >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第一百六十一回 歧州刺史(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天机之神局逆鳞银狐

一秒记住【零点小说网 www.ldshu.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歧州刺史空缺一事,诸卿有什么看法?」

    武后早已见过了奏折,也不知道是什么态度,语气不轻不重的把问题丢给众臣。

    许圉师首先跳了出来。

    「刑部侍郎李叔睿为人方正,可任此职。」

    毕竟是收钱办事,许圉师很尽责的主动推举了赵郡李家的李叔睿,但也仅止于此,他一点也不看好李叔睿有任何的机会。

    李义府的人品就差了些,他也收了不少家族的好处,但是因为还没有探出朝堂上的风向,所以选择闭口不语。

    太原温家、南阳张家、陈留元家,各家势力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所请托的人也卖力的出面推销,一时间好像把朝堂当成了菜市场。

    只不过,当他们发现几位大人物都没有开口,也大概猜的出来:他们心中必有属意的人选,自己只是在暖场罢了。

    于是闹了一阵,也没有讨论个结论出来,这些虾米级别的小官便乖乖闭上嘴巴,准备恭迎大老们出来说话。

    「李叔睿不是不行,但他任职刑部才满一年,恐怕是……」

    听到李义府这么说,于志宁眉头一皱:这么看来,弘农杨家也想要出手了?

    果然,杨思敬一闭口,柳奭便跳了出来;他是王皇后的舅舅,早年也曾经一度拜相、权倾一时,后来因为武后对王皇后的陷害,和王家人一同受到牵连,流放外地。

    王琇的生母柳氏已经不在人世,最为亲近的除了叔叔王仁祈,就属舅舅柳奭了,虽然因为要隐瞒身份而不敢见面,但在王仁祈的透露之下,柳奭已经得知这位外甥女还活着的消息。

    本来他虽然被召回朝中,但是雄心已无,鸿胪寺卿的职务又没有太多杂事,让他每天都如行尸走肉一般,全然没有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

    但现在可不同了,外甥女仍然活得好好的,而且和杜维两人情投意合,这让柳奭不禁重新燃起了斗志,准备在朝堂上大大的争一口气!

    「臣推举王仲翔,仲翔仁孝,可以担此重责。」

    初唐名将王方翼,是王琇的堂兄,为同安公主之孙,的确是世家和宗室都可以接受的选择。

    崔知温本来属意王仁祈的一位族弟,但王仁祈考虑到十弟才能平庸,于是便做主,拔擢原本担任肃州刺史的王方翼。

    中州刺史为正四品上,上州刺史从三品,这一点差距并不算太过,况且王方翼政绩卓越,若不是脾气太臭,早就可以升任京官了。

    「柳子邵这真是内举不避亲啊?」许敬宗呵呵一笑,但话中内容却是不大友善。

    「仲翔大贤,哪怕子邵不提,老夫也打算举荐。」崔知温接口说道。

    「仲翔确实是上上之选。」苏义本来就打算凭良心说事,既然王方翼确实是个好人选,那他也不会加以刁难,哪怕他知道于志宁还有别的人选。

    回头望了眼杨思敬,苏义明白杨思敬得顾虑弘农杨家的利益,已经和崔、王二家做了协议,这在世家之中只是正常之举,但对于志宁这份为国举贤的心思,苏义仍是觉得有些过意不去。

    「仲翔确实是不错的人选,但是他如今已是刺史,与其继续外放,不如先回京中磨练几年?」

    于志宁缓缓开口,说出的也是难以反驳的道理,让其他人一时语塞。

    「老夫推荐甄子元。」于志宁顿了顿,又道:「子元任职户部侍郎已有数载,如今正是外放历练的时候。」

    「在下也同意。」

    「赞成。」

    「无异议。」

    跟随在后头得虽然只是于志宁的应声虫,加在一起仍然是不容小觑,只听这群人讲了半个时辰,才堪堪把甄封的优秀之处说完。

    甄封板着脸皮,不然只怕会尴尬的低头摀脸:他还真是受不了这样的场合。

    朝议开始了将近两个时辰,关于歧州刺史一职,众人才筛选出最后的两个选择:王方翼以及甄封。

    要杜维来说的话,当然会支持王方翼这位大舅哥,哪怕甄封是个十足的好人,在两个人都差不多杰出的状况下,当然是要帮和自己较为亲近的人。

    况且杜维早已听说,王方翼之所以在外多年,就是因为那副脾气而没办法返京任职,若是让他当了京官,只怕光是用来弹劾的奏折,就能让长安纸贵了。

    众人谈得热络无比,但卢承庆却是听得手脚冰冷:在这议论的过程中,全然没有提到他的名字!

    那也罢了,反正自己并不稀罕。

    然而依照惯例,这两人作为最后决选,无论结果如何,必定会有一些调动;王方翼胜了是最好,毕竟户部侍郎甄封怎么升职,也不会影响到自己的位子。但若是甄封胜了,那王方翼的级别正好足以冲击户部尚书之职,到时候自己可说是全无抵抗之力啊。

    趁着朝议中间的休息,卢承庆没有心思去喝茶吃饼、聊天说笑,而是直接找上了王仁祈。

    「王公,我看仲翔这回胜算不小啊。」

    「唉,方翼这孩子个xìng硬得很,我倒希望他在京中磨练一番……」

    「嗳,哪里的话?」卢承庆脸上肌肉一跳,强自挤出一个笑容:「王仲翔在肃州那等苦地方,倒不如让他来较近的歧州……老夫以为年轻人虽然要磨练,但也要顾虑张弛之道啊。」

    「卢公此言有理啊,但老夫还是觉得,这孩子还没有治理上州之能……」

    卢承庆暗自骂了一声,但脸上还得强作笑容:「王公过谦了。」

    短暂的休息很快结束,卢承庆虽然没有得到响应,也只能一拱手、默默退回自己的位子。

    「甄封。」

    众人才刚就定位,武后便开口唤了甄封上前。

    「臣在。」

    武后凤目一扫,在杜维的身上顿了顿,又转回了甄封的脸上,语气不喜不怒的开口说道:「以卿之才,歧州刺史一职自然是足以担当……只不过,户部暂时离不开你,所以这回只能暂时委屈了。」

    「微臣不敢……」

    甄封只觉得一阵晕眩,直想要就此晕去,但仍是强打起jīng神勉强应对,也不知道自己开口回了些什么,等到回过神来,自己已经回到原位了。

    「王方翼,这份重担你可愿接受?」

    王方翼今早才被召唤入京,一直在府里等待,直到刚刚接到通知、来到宫内。

    「臣虽驽钝,愿效犬马之劳!」

    「大唐只需要文武将官,不需要犬马。」武后轻轻驳斥了一句,随后又给出了甜头:「工部的农事计划已经行之有年,对歧州一地的农产也有充分研究……你上任之后,要多与工部沟通。」

    这句话里颇有玄机:此时已近秋收,但歧州因为详尽规划而丰收可期,原先的刺史又已离任,武后此言,便是指这份功劳免不了记在王方翼头上。

    王方翼一愣,随即大喜谢过武后;他虽然方正,但毕竟也是人,这种无碍道德、又利国利民的好事掉到头上,他哪有不开心的道理?

    对王方翼来说,今天朝议已算结束;但在其他人眼中,这场朝议才刚刚开始。

    「杨思敬。」

    「臣在。」

    「你于礼部尚书已有多年,如今科举改制、广设学院,都是多亏了你的主持……倘若再无升迁,岂不是让人讥我大唐无识人之能吗?」

    「微臣愧受皇恩,所做所为皆是份内之事。」杨思敬躬身应道。

    「别谦虚了。」武后笑了笑,随即脸sè一正,玉手一挥。

    此时隐然为太监总管的杨华出列,手里捧着诏书念道:

    「敕:周称太宰,汉曰司徒;以司号令,以为良辅。礼部尚书、安南县开国侯杨思敬秉德通明,博道宏言,从事必理,鉴远视jīng;有君子之节,蕴良臣之风。宜掌鼎铉,可授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shè、入上书房参知政事,余如故,主者施行。」

    轰!

    这是众人脑袋里的第一反应:轰然有如雷响!

    面对这近乎大爆炸的消息,许多人在敕书念完之后,已经是按捺不住,抓着旁边的人就讨论起来。

    「肃静!」

    杨华脸sè一板,他没有野心、在历史上也没有留名,不过这却不代表他容许别人冒犯于他。

    「杨思敬,望你rì后继续努力了。」

    「臣自当勉力!」虽然已经提前知道了信息,杨思敬仍然是十分激动,连回话的语气都有些颤抖。

    众人的议论并未因杨华的喝止停顿,只是转为耳语般的悄声,但内容大多不脱自己有多惊讶、政局会改变多少云云;在杜维的眼中,却看到了另外一道信息。

    入上书房参知政事。

    这表示,以后「未入」上书房的大臣,哪怕是中书令、门下侍中,都将无法参与政事。

    其实大唐在这时候所谓的「宰相」中,除了中书令许敬宗以外,尚书仆shè于志宁、门下侍中李义府都并未获得参知政事的权力,从前只是因为朝堂上的默契,而今既然有了杨思敬的例子在前,两人也就成了名不正、言不顺的「断手宰相、跛脚相公」了。

    于志宁的处境更是微妙,尚书仆shè一职本来分立左右,但是高宗当时只委任了于志宁一人,所以众人也从善如流的以仆shè相称,但今rì这么一提起,立刻便让人想了起来:除了左仆shè之外,原来还有右仆shè一职!

    「礼部的空缺又该当如何?还请诸卿商议。」

    武后平淡的扔出这个议题,嘴角浮起若有若无的微笑……许派不是很威风吗?看我这一次怎么将你们一并铲除!